|
昨天,XⅩ路公交车上演了一出“活剧”。
车正行驶着,从车厢尾部传来一个底气十足的京腔男声:
“我说保安,这车在XX路东边停还是西边停啊?”
在车厢前部的乘务管理员转身正欲回答,车厢尾部一个仿京腔的南方女声搭了腔:
“这趟儿车儿您又不是坐了一天儿两天儿了,连站儿在哪儿都没记着?成天儿想啥儿呢?”话音未落,一个东北口音的女声接了茬:
“人家爱想啥就想啥,你瞎操啥心呢?大哥,到站跟我下车就行了呗。”
听着他们的对话,乘务管理员转过身去,我则暗自发笑:男的好出风头,女的争风吃醋,这仨八成是街头舞伴的干活……
车进站了。身后传来脚步及购物车轮的声音,几位或拉车或拎袋持老年卡的男女到了门口。此时,一位男性说话了:
“哎哟!瞧见后边那袋胡萝卜吗?那老太太下车忘了拿嘿。”
听声音,就是刚才询问路东路西的京腔男子。
依照我的主观判断,接下来他应该告之乘务管理员处理此事。
可是,客观事实却打了我的脸。
“不花钱的好事嘿。帮我扶着车,我过去拿……”京腔男子乐呵呵地移交着购物车。
“东西在哪儿呢?咋就沒见着呢?”东北口音的女性说。
“真是儿的,转眼儿就沒了。有人的手儿可真快儿呀!”仿京腔的女性也接了话茬。
剧情的反转,使我心里痛快许多。虽然快手收胡萝卜的做法也不咋样,但此时完全可视为侠义之举!于是,我兴致盎然地等着看京腔男子出洋相。
“有些人就是爱占小便宜,咱不跟他置这个气!”京腔男子义正辞严地说。
闹了半天,尴尬的还是我……
2023.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