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eiwei29 - 

春节礼物-FL7X42终于到了我手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潭 于 2007-2-7 21:12 发表
镜子到了,因为要外出,今天只是瞄了几眼,正如王会长说的,买这镜子我不会失望!也没有德国人的签名,我是深圳南艺买的!
关于大家所探讨的边缘质量,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影响观感,我和sw8x32EL对比了一下,以我 ...

祝贺一下!
今天在飞机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已经找到的东西。
发表于 2007-2-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晚如站在阳台上观察有TK嫌疑,只能改天有空外出细细观看!
IMG_597311.jpg
发表于 2007-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新购买FL 42mm的朋友澄清两个问题:
1.产地是匈牙利还是德国?
2.物镜有封边吗(没有的话侧面能看到白圈)?
发表于 2007-2-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der 于 2007-2-7 21:22 发表
请新购买FL 42mm的朋友澄清两个问题:
1.产地是匈牙利还是德国?
2.物镜有封边吗(没有的话侧面能看到白圈)?

请龙潭兄看看镜子的背面,或者上一张镜子背面的照片。
发表于 2007-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fs55 于 2007-2-7 21:25 发表

请龙潭兄看看镜子的背面,或者上一张镜子背面的照片。

刚拍的,王兄!镜子上的商标是德国制造的 ,这就一定是吗?

[ 本帖最后由 龙潭 于 2007-2-7 21:48 编辑 ]
IMG_599922.jpg
发表于 2007-2-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啊,5D也能出这样的照片啊,要再次开展“认认真真”拍镜运动了。
好在还能依稀看出是德国制造的。
发表于 2007-2-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学劳拉去冒险 于 2007-2-7 21:47 发表

这些镜子当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就是我手上的MINOX9.5*42IF也没有明显影响,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把边缘也做好的话难道不更好吗?

呵呵,那当然更好啊,大概是我对镜子成像质量的追求还没有到一定的境界,现在只讲究观察的舒适性!
发表于 2007-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itz 于 2007-2-7 21:48 发表
晕啊,5D也能出这样的照片啊,要再次开展“认认真真”拍镜运动了。
好在还能依稀看出是德国制造的。

见笑了,我是站在床上拍的,脚还都在抖呢!
发表于 2007-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潭兄能否把这一部分拍个特写?
IMG_599922.jpg
发表于 2007-2-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龙潭兄用的可都是牛机、牛镜啊,拍不好是没有任何托词的,现在偶忽然觉得用低端器材也不是没好处的,呵呵。
发表于 2007-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了个头试试,还是不行,不过总能看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龙潭 于 2007-2-7 22:16 编辑 ]
IMG_6015112233333.jpg
发表于 2007-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照我的FL,应该是MadeinGermany.
CRW_3213_RJ.JPG
发表于 2007-2-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itz 于 2007-2-7 21:58 发表
唉,龙潭兄用的可都是牛机、牛镜啊,拍不好是没有任何托词的,现在偶忽然觉得用低端器材也不是没好处的,呵呵。

呵呵,器材好没用啊,关键是要技术啊,刚才我已经拍的都是汗了,差点就要拿卡片机拍了!
发表于 2007-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潭 于 2007-2-7 22:14 发表
换了个头试试,还是不行,不过总能看清楚了!

这下看清楚了!
有趣的是你的镜号是2870069,我的镜号是2870536,比你的号数大。
发表于 2007-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der 于 2007-2-7 21:22 发表
请新购买FL 42mm的朋友澄清两个问题:
1.产地是匈牙利还是德国?
2.物镜有封边吗(没有的话侧面能看到白圈)?


怎么? 匈牙利也生产该型产品吗?
发表于 2007-2-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Zeiss有一部分望远镜是在匈牙利生产的(比如Victory袖珍),Leica也有一部分在葡萄牙生产,不知道老王和龙潭的镜子物镜是否封边?
发表于 2007-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祝贺龙潭兄握个手先。我的镜身编号 3119750。为什么比你们的都大。
回FUNDER ,没发现白圈,应当封了边。
发表于 2007-2-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此宝地对边缘问题说一下个人看法,感谢楼主。

(以下摘自网络)就人的视觉范围而言,视场可达150°,10°以内是视力敏锐区,即中心视野,对图像的颜色及细节部分的分辨能力最强。20°以内能正确识别图形等信息,称为有效视野。20°~30°,虽然视力及色辨别能力开始降低,但对活动信息比较敏感,30°之外视力就下降很低了。人们又发现,若观看一幅宽大的画面时,视角大到一定值后,观看者会感到和画面同处一个空间,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临场感的艺术效果。虽然图像内容是二维平面的,但结合在一起后,平面的图像能呈现出立体感,这种效果在观察大画面图像时会令人感觉出有自然感和动人逼真的临场感。

(个人观点):对于成像边缘质量无须过度校正,自然过渡与正常视觉相似即可(也就是大致60°视场15-20%内完全校正,50%内可以接受,其余部分自然过渡),其实多数欧镜也大致同此,只是150°视场还难于达到。   全视场范围清晰容易给人惊喜(心境就如第一次用顶级镜般)但却不同于正常人眼视觉特征,即有异于“就象没有用望远镜般”的感受,而更象看一幅贴在不远处的大幅照片而缺乏自然感。
发表于 2007-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ytwiger的想法有点类似于电影里的fade in,fade out,即淡入,淡出。
处理边缘像质,欧镜和日镜确有不同的理解和方法。我对边缘像质的要求,就是一眼看去不影响整体观感。太差的边缘像质会使得整个影像显得松散,很不舒服。极致的边缘,只有当你固定镜子,转动眼球观景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欧镜和日镜的特点。 喜欢极致边缘像质镜友的真的只能从日镜中选择。欧镜只会坚持自己的fade in,fade out的理念。我比较接受欧镜的做法。
至于色差,肯定是越小越好,其代价就是高昂的价格。我对色差的要求就是不刻意检视不觉得存在即可。厂家开发产品主要是面对普通消费者,而不是发烧友。因为发烧友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 本帖最后由 wfs55 于 2007-2-8 10:35 编辑 ]
发表于 2007-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29 于 2007-2-8 08:23 发表
先祝贺龙潭兄握个手先。我的镜身编号 3119750。为什么比你们的都大。
回FUNDER ,没发现白圈,应当封了边。

你的编号大说明是较新的产品。龙潭的编号比我小,是否说明是较早的产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