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岷江冷杉 - 

东北平原冬天的猛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长耳鸮集群在人居附近,稍稍留心一下 见到应该很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48][em48][em48][em48][em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片!收藏起来慢慢欣赏![em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是雪鸮么?[em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爱自然生物的人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或者说为了你得到自然生物和“同类人”的尊重和信任,你必须学会几招“讨好佳宾”的诀窍:不要大声喧哗,做出惊奇地尖叫,唧唧喳喳,那是最让鸟人鄙夷的“幼稚”和“无知”。[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复习,爱不释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科书是基础学问,必须经常复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的第一场一场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0 15:04:0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顾而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0 15:04:3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风扫动着地面的浮雪,雪被卷成一条条一绺绺,好象有了生命,诡异地扭动,蛇一样向着东南方急速地蜿蜒而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0 15:05:0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个小时过去,350分,转了一圈雪又回来了,我又能与雪遥遥相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21:21: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点多,风似乎小了,太阳西斜,光线柔和而清透,广袤的雪原安详、宁静,我们的车跟在探索的猎豹后面,缓缓地行进,远远地追随着雪。当雪鸮收翅落在桩子上,我们的车停下凭窗眺望。

一只喜鹊发现站立在桩子上的,它飞过来,挑衅地掠过雪鸮的头顶……雪鸮不动,当喜鹊从左边过来,它将头扭向右边。喜鹊越来越多,增加到了十几只,雪鸮不堪骚扰,振翅飞走。

西斜的冬阳落得很快,五点过后松嫩平原上暮色的垂帘从穹顶徐徐地落下,蓝色的暖调子笼罩了雪甸,浅黄的衰草像镀了金熠熠生辉……

光线很快变暗,我们的车驶出雪甸,我依依不舍回首眺望……雪在茫茫白雪间飞翔,宽大的翅膀从容不迫地扇动,卷起雪尘……

如果雪有灵,那就是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6,星期五,高速开放,早晨不到7点我们就动身去沈阳。车内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5度。

哈大高速公路穿过草原,穿过松嫩平原的盆底——大庆(齐齐哈尔)白城哈尔滨三角地带是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汇合处,地势最低,海拔仅有200米。哈大高速路况还不错,基本上没什么冰。

记得去年我跟m去大庆看猛鸮,从沈阳一路走来不断见到——冬季从南到北鵟是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最常见的猛禽冬季的松嫩平原几乎是毛脚鵟的天下——它们或者站立在电线秆上,可是今年由大庆到哈尔滨我们没见到毛脚
就连喜鹊也很少见。一路上车很少,三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哈尔滨,室外气温悄然上升到了-19度。由哈尔滨向南,高速公路两旁依旧是无边无沿的雪野……进入吉林,猛禽陆续多起来

哈尔滨到吉林的高速路况不好,路中堆积着高高的雪,仅仅推出仅容一车行使的路面,积雪清除以后路面覆着一层薄薄的冰面,比行使在雪上还危险。车很多,车行使的很慢。直到车过吉林以后,路面的状况才有了好转,而室外的温度上升到零下14度。

哈尔滨到沈阳,在吉林长春正是一半的路程。出长春便进入辽河平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南北的两块平原又合称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长约10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0公里。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300400公里,面积350,000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在200公尺以下。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么广袤的原野应该都是适合雪鸮栖息之地。雪鸮肯定存在在松嫩广袤的平原上。只是找起来太难了。辽河平原与松嫩平原合称为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探索的父亲是浙江人,建国初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第一代的石油人,当年从玉门油田支援大庆来到东北,他为探索兄弟起名,一个叫松平,一个叫辽原,合起来就是松辽平原。

我们深深地敬佩探索,感谢探索,因为他,我亲眼看到了雪鸮,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雪鸮在中国不是神话的传说。  雪鸮在中国的记录飘渺如风,似乎都是民间的传说:曾经在大连有过一笔记录——大约是2007年一个大连市民早晨在自家的鸡窝发现一只雪鸮。

2008年有人在沈阳鸟市上用手机拍到一只猛禽的照片,向晓明询问这是什么鸟。晓明认定是雪鸮,立刻去鸟市找,但是没有找到。这只雪鸮是来自沈阳周遭地区,也就是辽河平原吗?晓明说,到冬天他要到沈阳周遭平原找雪鸮。晓明说,这典型的雪鸮的生境,如果找或许也能找到雪鸮。只是这么大的甸子,实在是太难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