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了一天雪猫,放上来与鸟友共享 隐形鸟——雪鸮 1957年的初冬,黑龙江北部的五大连池已经完全是白雪茫茫的世界,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上耸立的12座火山,而火山下念珠一样彼此串联的“五大连池”冰封雪盖与雪原连成一片。这样寒冷的北方的寒冷的季节在野外几乎看不到生物在活动,尤其是娇弱的鸟类,它们早在秋天就凭借着翅膀的优势向着南方迁飞了。 一天早晨,一只硕大的鸟在三池子的湖畔飞翔。它通体的羽毛雪白,与周围白茫茫的环境相融相生,它不象一个长羽毛的鸟,倒像是雪原深处飞腾出的雪的精灵。灿烂的朝霞照耀着翔舞的雪鸟,给它的雪衣镀上暖暖的阳光,它金色的大眼睛熠熠生辉,散发的灵光一直地照进你的心底深处。无论是谁在这样的环境下见到这样一只鸟都不会无动于衷,巧的是一位正在室外工作做动物考察的年轻人成为“雪精灵”的第一观赏者。 在被美丽打动和震撼的同时,他依然方寸未乱,按照职业素质的训练,认真观察着鸟的形态一举一动,并一丝不苟记录下观察到的一切。 那雪的精灵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翔舞中,亦或它在享受着黎明时的日光浴。他不知不觉间慢慢地靠近了这美丽的“雪精灵”:它的头圆而小,嘴的基部长满了刚毛一样的须状羽,从中显露出一具不大的铅灰色的钩嘴。雪白的毛茸茸的毛覆盖了它的腿,一直延伸至它的脚趾。露出弯弯的灰褐色的利爪,爪子的尖端一星星的漆黑。 它肯定是个猛禽,是个抓老鼠的猫头鹰。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漂亮的鸟,跟他见过的几种猫头鹰比它的体形可算是够大的了,可以跟世界最大的猫头鹰有的一拼。只是它的头上不象雕鸮耸立有耳羽。最为奇特的是在雕鸮应该偃旗息鼓、闭目养神的时候它精神抖擞,一点都不像‘夜猫子’。 它喜欢阳光,亦或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夜猫子:它的面盘不甚显著。 它似乎并不怕人,亦或它跟本不知道人之可怕,可以肯定它不是黑龙江的土著居民,它来自远方更冷的北方,来五大连池过冬来了。 如果是在今天我们尽可以用各种的照相的和录像的设备记录下它的美丽和行为。但是在当时按照通常的惯例,要证明你看到一种鸟你必须要拿出这个鸟的标本。尽管这美丽的“雪精灵”是年轻人的“新种”,尽管年轻人知道在当时全中国还没有这种鸟的标本,但是年轻人不忍心射杀它。谁知道第二天一早,当地的老乡提着白鸟的尸体来到年轻人住所,这样年轻人不得不将着美丽的白鸟作成了标本,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个雪鸮标本。也是我国关于雪鸮的第一笔文字记录。 在翻检雪鸮资料时,看到这则久远的逸事。让我好奇那个在寒冷的冬季在野外做动物考察的年轻人是谁呢?我猜想他应该是一个东北人,也许就是黑龙江人。五大连池地处黑龙江的北部,对于“南方人”实在是冷得太蝎虎了。 原文在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e5100100c69c.html
[em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