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estlake10 - 

国产镜的又一个里程碑:ZENRAY PRIME HD初步测评出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TELESKOP 发表于 2012-6-7 21:19
ED2有7X36的,ED3有7X43的,PRIME HD暂时不会推出7X的版本

ED3  7X43光学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花眼 发表于 2012-6-7 21:08
Zen Ray有ED3 7x43。

看过没有呀?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秋客 发表于 2012-6-8 08:38
看过没有呀?怎么样?

不好意思,没有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秋客 发表于 2012-6-8 08:38
ED3  7X43光学怎么样?

ED3和胜途裕众属于同代产品,互相之间不会有很大差异,PRIME HD是最新一代国产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点不明
1  既然说是自由技术开发,国外公司仅是包装公司,何以被买断以致“顶级国镜”国内无市无价?望远镜外观模具并非必要生产条件,如果真有这技术为何不能生产同档次不同款的顶级镜在国内销售?ZENRAY这牌子在国内市场也有限。

2 既然国内无市无价,这种“国镜”比三大进口更火星,标榜国镜有何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hungs 发表于 2012-6-8 09:04
两点不明
1  既然说是自由技术开发,国外公司仅是包装公司,何以被买断以致“顶级国镜”国内无市无价?望远 ...

1、首先是外观模具成本风险,好的模具几十W一套,厂家不愿意承担,因为不管是自己卖还是国内贴牌,销量都是必须考虑的大问题,加上国镜处于快速发展期更新换代太快,近一步加重了模具成本。还有新产品技术风险的问题,买断产品的同时也意味着买断了技术风险。最后的问题是国内的竞争环境不行,也许一家卖可以赚到钱,但别人看到你赚钱了,他也会上,大家
的技术差距并不大,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家都赚不到钱,因为市场就这么点大。
2、标榜国镜的是指国内厂家已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只要国内市场能够支撑国镜的生存,技术上不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huhuzhu 发表于 2012-6-7 23:49
如果目镜旋升眼罩也是绿色会更好看。

背后如果不要那么圆滑,加上大拇指的托槽会更舒服。

鸟坛测评贴里的测评者和跟帖好多对没有托槽而叫好,显然这是根据用户意见做的一个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ngs 于 2012-6-8 09:42 编辑

回复 TELESKOP 的帖子

嗯,说到底国内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左右因素。
但国内的市场潜力再此,如此操作,国产镜的国内市场只会越来越糟。
对于高端镜子来讲,品牌认知度认可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种内产不内销即使有技术,缺乏认知认同,永远不会等到国内市场能支撑那天。
没有充分的对内投入,不先付出,被动的等国内高端市场认同才投放,个人认为有点本末倒置。国外公司虽然说是个“皮包公司”,但市场在手,品牌得到广泛认同,做高了后早晚连你厂家技术也收购了。没有自己的市场迟早悲剧。重复叫好不叫座打下手的老路。

点评

严重同意楼上HUNGS观点!  发表于 2012-11-22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不错啊,不知这次仿的是谁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jsszkkk 发表于 2012-6-8 07:15
关键还是质量控制
还有,国内价格是否比国外便宜
否则,真没多大意义!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根据以往的例子,国内价格一般都比国外的便宜不少,但是这样一来用户会怀疑质量标准是否一样了。

至少,$10终身无责保修是不可能的,不合国情民情。

这个镜子我认为国内卖3000是合理也是应该的,到底是100%甚至110%三大顶级光学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骡 发表于 2012-6-8 00:49
回复 老花眼 的帖子

育种842中空和顺图842中空我都有,个人还是认为顺图的更好点,从做工到光学,不过育种 ...

从外观和指标看,裕众和ED3一样,SHUNTU和ED1一样,按理前者要强于后者,如果不是,说明裕众旗云中空和ED3仅仅是外观大致一样,内里还是有差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lixg253 发表于 2012-6-7 21:28
感觉外形还行吧,跟KOWA有些神似,期待国内一手评测

国内的测评,我现在就知道说啥:“。。。。基本达到了国外中端水平,但是要达到高端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透感有一眼可见差距”。。。。就这套路,主观性太强,偏见太深,不这么说显不出测评者的水平和阅历。

点评

外国的月亮更圆……  发表于 2012-6-8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hungs 发表于 2012-6-8 09:41
回复 TELESKOP 的帖子

嗯,说到底国内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左右因素。

问题是谁先付出推广,很可能就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如果可以选择,消费者是不会主动为推广费用买单的
即便是在北旅这样的专业论坛,还有很多人说钱多人傻BOSMA,可没几个人想过,BOSMA这类公司开拓国内市场有多难
另外,品牌收购代工厂的情况比较少见,到是代工厂收购品牌的情况多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TELESKOP 发表于 2012-6-8 09:56
问题是谁先付出推广,很可能就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如果可以选择,消费者是不会主动为推广费用买单的
即便 ...

国货在国内市场主要是100元左右的,中高端市场微不足道,而且盲目崇洋。300元以上的,如果光靠国内市场,连开发费都赚不回来,只有靠出口,所以你根本看不见任何市场推广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ngs 于 2012-6-8 10:48 编辑

说bosma傻、bosma难的,也应该看到今天Bosma的知名度。推广开拓有代价也是有回报的。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说因为推广要代价而直接不做,能在市场得到回报。这其实就是直接放弃一个市场,说不上啥策略。
问题是说放弃这个市场,但还是在乎这个市场的认知度?还在意国产技术与否?这个就有点内意思了,说白了还是在意这个市场的。在意就要努力啊....别以放弃的心态做在意的事情!


说道靠哪一个市场赚开发费支持维持,这点个人有点不同意。

大量国内公司其实都是靠国内市场支撑,而对国外市场是倒贴推广,例子多不胜数。原产地比国外贵一倍以上,美其名曰国内市场不行所以贵,实际上即使“国外市场行”,卖得再多还是倒贴。运输、关税、营运成本加上利润低,要没有国内市场支撑更加维持不了国外的低价政策。国外经常诟病中国公司的优势就是有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国外低价倾销。正式的“人多钱傻”(没打错)。像前锋,国外卖得再多,那个价格和利润能维持开发营运成本么?还不是倒贴推广,也未必销量就很大,谁有美版前锋的销量数据放出来看看就知道了,这是国内不如国外的传统观念使然,不是市场决定的必然。

说消费者盲目崇外,实际上厂商对市场的认知盲目崇外更加厉害。这个题外话,ZENRAY不是国内公司不属此列。仅针对说市场支持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LESKOP 于 2012-6-8 10:56 编辑
hungs 发表于 2012-6-8 10:38
说bosma傻、bosma难的,也应该看到今天Bosma的知名度。推广开拓有代价也是有回报的。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说因 ...


美版前锋,别人贴牌包销的,打的又不是西光的LOGO,推广什么的无从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ngs 于 2012-6-8 11:08 编辑

回复 TELESKOP 的帖子

一样的道理的,还是推广,只不过受众的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代理商、贴牌经销商的认知度。
只要经销商代理商认可你的技术和品质就会找你生产贴牌、代工,就有生意。否则如此低价图的是什么?销量多少那是出品商的事情。在意的只是生产订单。

其实这样想 ,并非是中国没有高端用户的市场,国外顶级都在意中国高端市场,不是没有。而是在高端领域对国产的认知度太低。——并不是没市场。
声称国产技术,在意国内认知度和市场,但对国内高端市场采取无奈放任的行动。这显然是矛盾的。
消费者和厂商其实都需要更新观念,只不过厂商不主动努力,消费者就不会主动改变,这也是市场规律。有代价也有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零售价800多美元,不便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LESKOP 于 2012-6-8 12:13 编辑
hungs 发表于 2012-6-8 11:03
回复 TELESKOP 的帖子

一样的道理的,还是推广,只不过受众的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代理商、贴牌经销商的 ...


代理商、贴牌经销商不需要什么认知度,是不是好产品,拿样品一看便知
国内的市场并不足以支撑国产高端镜,国内消费者比国外消费者更讲究牌子,有能力买3K多望远镜的潜在客户一般更倾向于选择万元上下的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TELESKOP 发表于 2012-6-8 12:01
代理商、贴牌经销商不需要什么认知度,是不是好产品,拿样品一看便知
国内的市场并不足以支撑国产高端 ...

这个言论实在是太夸张了。多少国人不知三大为何物。SW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是卖水晶饰品的。国内的市场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否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何出此言?3K+的消费预算直接跳到万元级更是不可想象的。国人绝没那么虚弱,钱包也绝没那么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