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过客匆匆甲 - 

低成本超微距的拍摄方法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请问楼主,用单反18-55的狗头做反接的话,效果会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9-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有标准头,所以搞不了,但是你拍的照片怎么看也不止放大3倍这么少,感觉有30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山一片云 发表于 2015-9-16 10:24
我只有标准头,所以搞不了,但是你拍的照片怎么看也不止放大3倍这么少,感觉有30倍

放大率是指ccd上物体成像的大小与实物尺寸之比。而不是显示器上照片里物体看起来的大小与实物大小之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ang--abc 发表于 2015-9-14 21:52
受过客启发,我也试了试反接环,分别用尼康的50/1.4D和富士的50/1.4EBC头拍了苏烟,用LED照明,手持拍摄 ...

反接镜头像质不能直接作为镜头质量的评判,本身镜头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反接,但确实有一些镜头比另一些更合适反接,那是凑巧了,设计师没有刻意这么设计。具体到这两只镜头,画面上是富士的好些,但富士的色差可比尼康那只大多了,所以也不好直接就判断富士的好,可能富士这个设计上正好使得反接时场曲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 发表于 2015-9-16 15:25
反接镜头像质不能直接作为镜头质量的评判,本身镜头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反接,但确实有一些镜头比另一些更合 ...

如此看来反接镜头代替微距镜头只能是权宜之计,要求高的微距摄影还是得微距镜头。
我用的两个富士和尼康的镜头都是原来胶片机用的,用在数码上色差都不小;富士的镜组的所有镜片直径相对尼康的要大些,结构上的场曲在反接时也可能受益。目前的数码优化过的镜头基本是G头,反接后光圈调整收到了限制,光圈太小测试不方便。
我们单位有几台莱卡显微镜,倍数在10-40间可调,但都有直接的数字输出,玩起来就没意思了,而且也不是很随意。其他的更高倍数的显微镜还没试过,有的也带数字输出。
我留下了几十个显微镜的镜头,不知组合后能否拍微距用。

点评

不一定用微距镜头,放大镜头就可以,那是经过近距离像差矫正的。  发表于 2015-9-16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实物显微镜的话相对来说这个成本较低,感谢老兄无私分享。
老兄请看这帖子里http://bbs.imuf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7183,从相机屏幕看都很清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ifpe 发表于 2018-11-23 08:57
没有实物显微镜的话相对来说这个成本较低,感谢老兄无私分享。
老兄请看这帖子里http://bbs.imufu.cn/foru ...

我看了你给的链接那个帖子,你说的从相机屏幕看都很清晰,他那是低倍率的微距摄影(大多是1~3倍)而不是高倍率的显微摄影(10倍以上),因为镜头或物镜的倍率低所以景深就大,景深大在相机屏幕看前后的清晰范围就大。倍率越高景深就越浅,拍摄范围也越小,你可仔细看看我的那个帖子 《数字化微观自动拍摄平台》制作及微观摄影作品 里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ifpe 发表于 2018-11-23 08:57
没有实物显微镜的话相对来说这个成本较低,感谢老兄无私分享。
老兄请看这帖子里http://bbs.imufu.cn/foru ...

微距摄影和显微摄影是两码事,它们拍摄的对象和对器材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微距摄影大多是玩玩而已,显微摄影更多的在专业领域里的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便宜的微摄了,胶片时代舍不得这样玩,太费片了,数码刚出来时很兴奋,现在很久没碰相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玩纯靠移动机器对焦,微距架作用很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悟净 发表于 2018-11-23 11:41
这样玩纯靠移动机器对焦,微距架作用很大吧?

是的您说得对,这种玩法因镜头和相机是固定的,对焦基本上依靠前后移动才能对准,因倍率比常规摄影的高,所以景深也比常规摄影要小不少,因此对焦移动时的范围很小,对前后移动的微距架或类似设备的精度有一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悟净 发表于 2018-11-23 11:40
这是最便宜的微摄了,胶片时代舍不得这样玩,太费片了,数码刚出来时很兴奋,现在很久没碰相机了

是的,也就数码时代玩玩,胶片时代还真舍不得这么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8-11-23 11:48
是的您说得对,这种玩法因镜头和相机是固定的,对焦基本上依靠前后移动才能对准,因倍率比常规摄影的高, ...

进光量也小,刚玩的时候都是将花端到太阳底下拍,怀念以前的200万像素啊!现在机器进步了,人反倒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2018-11-23 11:21
我看了你给的链接那个帖子,你说的从相机屏幕看都很清晰,他那是低倍率的微距摄影(大多是1~3倍)而不是 ...

帖子上是说用景深叠加软件合成的,同一位置拍几十上百张然后合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悟净 发表于 2018-11-23 11:51
进光量也小,刚玩的时候都是将花端到太阳底下拍,怀念以前的200万像素啊!现在机器进步了,人反倒懒了

哈哈是的,最早的佳能数码相机像素才几百万,价格要十几万一台,我当年在杭州照相机研究所第一次看到实物后震撼得不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叫微距已经不适合了,几乎可以称显微摄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客匆匆甲 于 2018-11-23 12:20 编辑
也是悟净 发表于 2018-11-23 12:00
帖子上是说用景深叠加软件合成的,同一位置拍几十上百张然后合成


是的,倍率高的都要通过几十到几百张合成后才能显示出全清晰的照片。

我拍的这张苍蝇小腿还要拍近百张合成后才有这种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客匆匆甲 于 2018-11-23 12:27 编辑
shwxls 发表于 2018-11-23 12:14
感觉这个叫微距已经不适合了,几乎可以称显微摄影了。


这个倍率不高还是属于微距范围,譬如我拍的这种蚊子头部、苍蝇口器、运动神经等才算显微摄影

蚊子头部




苍蝇口器


运动神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