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Asio otus)
猫头鹰都是夜猫子,晚上抓老鼠,白天站在树枝上眯着眼睛睡觉,因为它的圆圆的大眼睛白天什么也看不见。 长耳鸮是一个典型的夜猫子,夜晚像蝙蝠一样没有一丝声音地飞翔,靠着它的”夜视仪”和雷达系统,捕杀猎物动作迅速而准确,是捕鼠高手。即便是最苛刻的人也会说长耳鸮以及大多数鸮是有益于人类以及大自然的益鸟,它吃老鼠,而且几乎只吃老鼠。 长耳鸮全世界共有3個亞種,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是北方最容易见到的貓頭鷹。鸮类鸟因为翅膀不像鹰那么矫健,少有迁徙鸟。尤其是长距离迁徙。这长耳鸮是鸮类中少有的迁徙鸟。但是它也是很节省体力,
尽量地少飞,只是向南飞那么一点点,能抓到老鼠把肚子填饱就行。 长耳鸮在东北三省都有繁殖,它利用猛禽.烏鴉.喜鹊的旧巢或者树洞产卵孵化。 十月中旬大批的长耳鸮从山区迁徙到平原,由北方向着“靠南的北方”迁徙。集群栖息在人居附近的林子里。在北方内蒙古,新疆,以及华北东北有很多长耳鸮冬季集群栖息的地点,这些地方如果人为的干扰就会成为长耳鸮年年的越冬之所。例如北京的天坛公园,保定市政府后院,沈阳的西陵公园(这是皇太极的陵墓
,里面有腰粗的针叶树)……,它晚上活动,白天猫在树上,一个白天都在树上打盹,有时眯缝着大眼睛,有时将它的大眼睛睁的圆圆的一眨不眨地看着你,其实它什么也看不见。 长耳鸮夏天在大庆有繁殖,可是大庆越冬的长耳鸮和大庆夏季繁殖的长耳鸮不是一伙儿,就是说,大庆繁殖的长耳鸮向南走了(去辽宁或者华北)——而在更北边繁殖的长耳鸮来到了大庆……2008年大庆的长耳鸮十月底开始三三两两抵临,天坛的长耳鸮是十月中旬到达,而地处大连旅顺的老铁山环志站通常是十一以后就开始过长耳鸮了。十月,当在大庆繁殖的长耳鸮向着南边迁徙,更北边的长耳鸮来到地处松嫩平原的大庆越冬。在大庆越冬的长耳鸮有好几个种群,总数量将近百只。鸟友说:有猫头鹰的院子老鼠就少。 郭玉民老师拍摄于高峰林场鸟类环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