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anger - 

[原创] Zeiss 8x42 T* FL试用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FL8*观察夜空时的亮度与SLC 8*56比较会如何??[em01][em01][em01][em06][em06]
发表于 2005-6-15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我没有看错!Zeiss8x42的亮度的确明显超过了BOSMA7x50和云光仿视得乐7x50(注意不是视得乐7x50)!但是与现代红膜Zeiss7x50的亮度基本一致。
BOSMA和全7,全10不够亮--BOSMA7x50的成像亮度和实际肉眼感受基本相同,而全7,全10的成像亮度比肉眼感觉偏低。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我想是不是因为全7,BOSMA7x50其镀膜和棱镜的通光率不够高,导致其光线的损失度抵消甚至大于其物镜会聚光线所产生的单位面积亮度增强度呢?
而蔡司8x42的损失度更小,其42mm的物镜也够大了,所产生的增强效果显现更为强烈吧。当然这里也还来自于Zeiss的良好反差帮忙渲染一下。
发表于 2005-6-1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考察图像单位面积的亮度的话,任何光学仪器都无法让这个数值高于肉眼。
让人眼亮度感受增强的,主要是图像放大,总光通量的增加,反差的影响等
发表于 2005-6-16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funder[/I]在2005-6-15 15:55:54的发言:[/B]<br>如果考察图像单位面积的亮度的话,任何光学仪器都无法让这个数值高于肉眼。
让人眼亮度感受增强的,主要是图像放大,总光通量的增加,反差的影响等

表观视场增加是否也有利于让人眼亮度感受增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6:10: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share[/I]在2005-6-15 16:08:39的发言:[/B]<br>等
表观视场增加是否也有利于让人眼亮度感受增强?

表观视场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景物的放大倍数,应该不会提高亮度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7:00:3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摄影领域,想让一个相机可以拍摄暗弱的景物,必须提高总光通量才可以,可以有两种办法--1。可以增大光圈,增大通光孔径,当然这种增大是有高昂代价的,也不是无限的;2。还可以延长曝光时间,通过长时间曝光来达到合适的光通量,使暗弱的物体在胶片上的影像明亮,这个办法简单。

在望远镜里,我们无法用延长时间的办法,因为我们的大脑无法进行光线积累。因此想让暗弱的物体的成像更明亮些,就是靠大通光口径(有效口径)的物镜来收集更多的光线来实现。天文领域中望远镜的口径就是硬道理!同时基于大口径的高倍率可以放大物体的视角,对眼睛产生更强的视觉刺激。

但是如何来表述同样是42的口径,Zeiss8x42的亮度比SW7x42的高呢?--倍率8倍vs7倍?这是倍率更高的结果吧。

这如何解释全天候10x42的亮度却比Zeiss8x42要低很多呢?这是因为全10的镀膜率差抵消了高倍带来的光线会聚作用吧。

如何表述Zeiss8x42的亮度比其口径更大BOSMA7x50亮度更高呢?还是因为BOSMA7x50镀膜差,棱镜差,导致总通光量偏低,即使50口径的物镜会聚了更多的光线。

那么如何解释Zeiss8x42的视野中亮度感受超过了肉眼对景物的亮度感觉呢?

是42mm口径物镜配合8倍放大倍率的光线会聚能力,配合Zeiss高级的光线玻璃、高级的棱镜设计和T*镀膜造就的高通光率,配合zeiss优良的反差所造就了更为明亮的图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8:59: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如何解释Zeiss8x42的视野中亮度感受超过了肉眼对景物的亮度感觉呢?"

我形容FL的影像是白净.
这"白"的影调从主观上起到了增亮的作用.如果用照度仪做个测试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9:27: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ranger[/I]在2005-6-15 18:11:49的发言:[/B][BR]在摄影领域,想让一个相机可以拍摄暗弱的景物,必须提高总光通量才可以,可以有两种办法--1。可以增大光圈,增大通光孔径,当然这种增大是有高昂代价的,也不是无限的;2。还可以延长曝光时间,通过长时间曝光来达到合适的光通量,使暗弱的物体在胶片上的影像明亮,这个办法简单。

在望远镜里,我们无法用延长时间的办法,因为我们的大脑无法进行光线积累。因此想让暗弱的物体的成像更明亮些,就是靠大通光口径(有效口径)的物镜来收集更多的光线来实现。天文领域中望远镜的口径就是硬道理!同时基于大口径的高倍率可以放大物体的视角,对眼睛产生更强的视觉刺激。

但是如何来表述同样是42的口径,Zeiss8x42的亮度比SW7x42的高呢?--倍率8倍vs7倍?这是倍率更高的结果吧。

这如何解释全天候10x42的亮度却比Zeiss8x42要低很多呢?这是因为全10的镀膜率差抵消了高倍带来的光线会聚作用吧。

如何表述Zeiss8x42的亮度比其口径更大BOSMA7x50亮度更高呢?还是因为BOSMA7x50镀膜差,棱镜差,导致总通光量偏低,即使50口径的物镜会聚了更多的光线。

那么如何解释Zeiss8x42的视野中亮度感受超过了肉眼对景物的亮度感觉呢?

是42mm口径物镜配合8倍放大倍率的光线会聚能力,配合Zeiss高级的光线玻璃、高级的棱镜设计和T*镀膜造就的高通光率,配合zeiss优良的反差所造就了更为明亮的图像?

我有一个办法来确定你提出的若干问题本身的正确性。
1,准备一张白纸,从适当角度用光线照亮它
2,将待比较的望远镜目镜对准白纸
3,从物镜方向用相机拍摄
4,对所拍摄的画面中的不同区域进行随机取点
5,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分析待测点的亮度和色调
这样做可以避免人主观的影响
发表于 2005-6-16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abalcha[/I]在2005-6-15 21:35:04的发言:[/B][BR]

我有一个办法来确定你提出的若干问题本身的正确性。
1,准备一张白纸,从适当角度用光线照亮它
2,将待比较的望远镜目镜对准白纸
3,从物镜方向用相机拍摄
4,对所拍摄的画面中的不同区域进行随机取点
5,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分析待测点的亮度和色调
这样做可以避免人主观的影响

要用手动条件拍摄,可以试试.
发表于 2005-6-1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个帖子已经引来如此的讨论了,接着上!
*****************************************************************
这个周一北京总算有了一场雨,雨后有了几天来难得的晴天。这可是试镜子的好天气,在下午下班后,匆匆吃过晚饭。背上Zeiss8x42和全7,我就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溜达上了。

清华里有的是建筑,有的是草坪与树林,那天天公也作美,下午6点,雨后初晴,顺光望去,远处清华同方的双子楼清晰锐利,在傍晚阳光直射下映出耀眼的青灰色的光芒。
从蔡司8x42里向远处的同方双子楼望去,呵呵!视野很开阔啊!双子楼上那方格窗棱边缘的线条成像锐利,整个画面干净利落,清澈通透,色调明快!同时zeiss视野中亮度很高,反差优良,给人一种痛快激爽的感觉!在全7中看去,视野比zeiss稍小些,双子楼上那方格窗棱边缘的线条成像也是如zeiss般锐利的,画面也是干净利落,清澈...但是色调就闷了些,黄了些,暗了些,不象zeiss一样能给人一种激爽的感觉了。,

我在zeiss8x42的画面上仔细寻找色差的迹象,很难看见啊!将望远镜左右移动一下来观察畸变校正情况,嗯..边缘还是有稍明显的枕型的畸变出现的。仔细观察视场边缘的成像,在超过60%像场时,画面质量开始下降了,但是下降趋势缓慢,60%处的像质与90%处的像质差距不明显。

再找一个近些的建筑物来看看... 呵呵,50米外一个清华小楼上架设有发射天线,就用它来考察色差吧。我把镜子对准一根细细的天线,调焦清楚后,将天线向左右移动,呵呵!阳光照耀下,还是能够看见色差的,内侧紫红色,外测黄绿色,在60%视场处开始出现,不是很严重,但绝对可以看到。在视场的中心,我仔细的寻找色差的迹象,还是很难找啊!看来Zeiss在这里配置的萤石镜片对该镜子的色差校正还是有很大贡献的!这个品质在晚上观察月亮时也得到印证,月面的成像极为清晰悦目,中心像场内几乎一点色差都观察不到。

我接着转身过来,快落山的太阳还是那么耀眼,这正好是考察眩光的机会,我采取与太阳20度夹角逆光观察一片树林,画面中没有出现灰雾,但有能够觉察到的画面通透程度稍有下降的迹象,画面的通透感觉依然很好。这说明这个zeiss镜子抗眩光的能力确实很不错。我抄起全7来用同样角度观察,唉!全7的成像视野中就有了一些弯月状的淡黄眩光在干扰图像了。

我继续向前走,路过一片建筑群,我注意到我的左侧50m外有几棵大树,树下有一片破房子,由于太阳已经无法照耀这片房子了,同时由于旁边建筑的遮挡,从我的眼中看去,已经显得比较黯淡了。我拿起zeiss,观察这片破房子,呵呵!在肉眼中黯淡的小房子在zeiss的视野中显得明亮了很多,就像是时光倒转回去20-30分钟一样。拿起全7来观看,黯淡的小房子就更黯淡了些。在全7的视野中我注意到右侧靠边缘有一个空调外挂机,由于全7的畸变校正特性,在此时看起来还是比较规距的矩形结构,清晰度还不错。我又换zeiss来观察,zeiss由于距离比较近,枕型畸变的弯曲影响比较大,空调机的成像弯曲了些,仔细看来也还不错。

很快暮色深沉了!我回家去了,换上全10,准备晚上出来看看星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9:21:4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在北京看过全七,就影像的锐利度而言,确实很不错!
发表于 2005-6-1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好东西都不在老王那里,等东西回来了给个消息再来看看吧.
发表于 2005-6-1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Ranger确实把FL的优点表达出来了.
FL即使采用了萤石镜片还是难免有色差出现.所以有些镜友不必过分在意自己的镜子有些色差.
另外,保罗镜的色差纠正比屋脊要容易些.
发表于 2005-6-16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夜,明月高悬,北京的夜晚又可以看见星星了!

我将zeiss8x42对准了月亮,嗯!成像很棒啊!清晰锐利,中心部分无色差可见,超过60%像场时色差开始出现了,与此同时其他像差也同时出现,月亮的成像边缘开始模糊,在70-80%像场是感觉月面边缘如同锯齿状,但是这种像质在往边缘去时没有明显恶化。我看了看手中的全10,全10在中心视场中就可以见到很轻微的色差出现,在60%视场时也开始像质恶化,往边缘去月面边缘也有类似锯齿状模糊。

在全10中用月亮来找鬼影是个轻松的差使,眼前放着好几个呢! 但是想在zeiss8x42中寻找鬼影困难了些,我仔细移动镜桶找了一下,还是发现zeiss8x42的月面鬼影,左右各一个,非常轻微黯淡,根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为了校正我眼睛的50度散光,我在观星时都带上眼睛,蔡司的旋转眼罩在使用时还是很方便的,可以自由调节高度。

zeiss对星点的成像很不错,中心的星点可以缩到很细小的一个点。使用近视端观察星点的散焦像,散焦光斑很圆,仔细再看看,还是很圆。往水平边缘偏离一点,不行了,像天狗吃月亮似的,越往边缘,靠中心侧被吃掉的范围越大,到了60%像场,变成了近似半月型,到了90%边缘就压缩变形成蛾眉月了!

我又关心了一下往边缘去的星点成像:首先考察横向的星点成像,从60%左右的视场开始,星点成像开始出现明显可见的彗差,彗尾朝向中心,在90%边缘处,彗尾长度明显加大,但是星点还是可以勉强看到的,90%往外星点就明显散开了。接着考察纵向星点成像,星点在视场边缘70%处变成水平细条状,大致有星点的2-3倍宽,到90%像场是这个细长条就迅速变成了星点大致4-5倍宽度了。

同样比较全10的星点成像,在中心处和zeiss一样都可以缩到很小的一点,由于全10的亮度低,感觉星点更小些。近视端的散焦光斑变化与Zeiss基本相同。在水平方向上的星点成像特征与zeiss基本相同,在纵向星点成像时,星点也是在视场70%处开始变成水平细长条状,但是变化的趋势不如zeiss快,在90%像场处这个细条光斑的宽度大致是星点的2-3倍宽,明显比zeiss的星点光斑短。

看了zeiss8x42 FL的星点成像,我似乎仍有对其不满足的地方。我在想,这已经几乎是zeiss最高级的望远镜之一了,假如是Nikon 7x50 SP的话,既然其号称最好的7x50,在业内也据称有最佳的像差综合校正,那么其星点成像能达到什么水平呢?我真的想知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9:42: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1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耶那蔡司[/I]在2005-6-16 9:36:31的发言:[/B][BR]看来好东西都不在老王那里,等东西回来了给个消息再来看看吧.

应该是"好东西不全在老王那里".哈哈!
[em01]
发表于 2005-6-1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fs55[/I]在2005-6-16 9:45:18的发言:[/B][BR].
应该是"好东西不全在老王那里".哈哈!
[em01]

马上工作了难得有机会再出去了,所以下次有机会就来看看你和你的饿望远镜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6-1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在意边缘像质似乎是Zeiss镜子的特点.
发表于 2005-6-1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测!!!!!~~~~~~~~~
发表于 2005-6-16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北京天气真的不错,在繁华地区都可见2-3等星,肉眼可见辅星。
昨天俺用贝十双调特测也看了看。
1,月亮锐利,中心基本无色差,60处成像模糊,轻微紫边,80处环形山不可辨了。
2,星点对2等以下几乎完美,一等以上亮星也可聚成点状,但是稍有散光现象。
3,鬼影比全天候系列少多了,不会让你刻意看到的。(疑惑,都有分划板,为何全天候系列鬼影如此要命?)
4,眩光很明显,造成晚上看灯光通明的马路时反差低,锐度不够。
发表于 2005-6-1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fs55[/I]在2005-6-16 9:39:06的发言:[/B][BR]Ranger确实把FL的优点表达出来了.
FL即使采用了萤石镜片还是难免有色差出现.所以有些镜友不必过分在意自己的镜子有些色差.
另外,保罗镜的色差纠正比屋脊要容易些.

色差是肯定会有的!尽量挑色差小的镜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