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尼康D3、D300今日正式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尼康fans热切期待的准全幅相机D3和DX画幅的D300于8月23号中午正式发布.

D3的主要参数:
FX画幅:36X23.9mm CMOS
12.1万像素,
14位A/D转换
CAM3500DX,51对焦点(15个十字对焦点)
9fps连拍,DX:9-11fps连拍


D300的主要参数:
DX画幅:23.6X15.8mm CMOS
12.3万像素
14位A/D转换
CAM3500DX,51对焦点(15个十字对焦点)
6fps连拍

同时发布的新镜头:
AF-S 14-24mm f/2.8G ED
The AF-S 24-70mm f/2.8G ED

另外,正如预言所述: 400mm f2.8, 500mm f4, 600mm f4都分别改进为VR版.

AF-S NIKKOR 400mm f/2.8G ED VR
AF-S NIKKOR 500mm f/4G ED VR
AF-S NIKKOR 600mm f/4G ED VR

Nikon D3, D300及五支新镜头都预计在今年11月上市.

D3的上市价格预计为$5000, 合¥39000
D300的上市价格预计为$1800, 合¥14000
5支镜头的上市价格待定。




发表于 2007-8-2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6967_1187841801.jpg
6967_1187842544.jpg
6967_1187843539.jpg
6967_1187843784.jpg
发表于 2007-8-2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1.nikonusa.com/announcement/index.html
尼康美国网站的官方公告,23.9mmx36.0mm尺寸的CMOS实际只是高度比135画幅小了0.1mm,尼康称其为FX-Format,而没有自称是Full Frame,这点要比佳能诚实一些,实际佳能的全幅也是比135画幅小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Fritz 于 2007-8-23 15:51 编辑 ]
发表于 2007-8-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能要加油了,再用“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做法明显是跟不上形势了,感觉佳能从去年开始,在竞争中逐渐落后了。
发表于 2007-8-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详细些的介绍:

D3配备了尼康开发的大尺寸CMOS影像感应器,具有1,210万有效像素,标准设置下感光度范围为ISO 200~ 6400。在图像处理系统方面采用了综合的数字影像处理概念EXPEED,它是尼康所积累的知识和技术的继承与优化。 D3 所提供的高图像品质和高速图像处理能力,是传统的数码单反相机还无法实现的。

D3 能以每秒约9幅的速度连续拍摄1,210万像素的图像。此外,选择[DX 格式 (24 x 16)] (510万像素)时,每秒可拍摄约11幅。 图像品质、感光度和速度所具有的这些先进特征,使 D3 能满足包括专业用户在内的各类客户的多样化需要。


相机类型
数码单镜反光相机
有效像素
1,210万
摄像传感器
尼康 FX 格式 (36.0 x 23.9 mm) CMOS影像感应器; 总像素: 1,287万
影像尺寸(像素)
FX 格式: 4,256 x 2,832 [L], 3,184 x 2,120 [M], 2,128 x 1,416 [S]; 5:4 (30 x 24): 3,552 x 2,832[L], 2,656 x 2,120 [M], 1,776 x 1,416 [S]; DX 格式: 2,784 x 1,848 [L], 2,080 x 1,384 [M], 1,392 x 920 [S]
感光度
ISO 200 到 6400,以 1/3、1/2 或 1 EV 步长调整;低于 ISO 200时,可以约 0.3、0.5、0.7 或 1 EV (相当于 ISO 100) 进行调节;高于 ISO 6400 时,可以约 0.3、0.5、0.7 、1 EV ( 相当于 ISO 12800 )或 2 EV ( 相当于 ISO 25600)进行调节
文件格式
NEF (压缩 12/14 比特 NEF(RAW, 无损压缩): 约 60-80%), NEF (压缩12/14 比特 NEF(RAW,压缩):约 45-60%), JPEG(JPEG-基线-兼容)
文件系统
与 DCF 2.0、DPOF 和 Exif 2.21 兼容
存储媒介
CompactFlash ( I/II 类型, 与 UDMA 兼容); Microdrive™
拍摄模式
1) 单张拍摄 [S] 模式, 2) 低速连拍 [CL] 模式: 1-9 幅 /秒, 3) 高速连拍 [CH] 模式: 9 幅/秒 (9-11幅/秒, DX 格式), 4) “现场”视图(LCD即时取景) [LV] 模式, 5) 自拍模式, 6) 反光板升起 [Mup] 模式
白平衡
自动 (使用主影像感应器和1,005 像素 RGB 感应器进行TTL 白平衡); 通过微调可预设 7 个手动模式; 色温设置
液晶显示器尺寸
3.0英寸
液晶显示器
3 英寸, 约 920,000 像素 (VGA), 170 °宽视角, 100% 画面覆盖率, 亮度可调的低温多晶硅 TFT LCD显示屏
重放功能
1) 全屏, 2) 缩略 (4 或 9 幅), 3) 变焦, 4) 幻灯播放, 5) 柱状图显示, 6) 拍摄数据, 7) 高光点显示, 8) 自动影像旋转
删除功能
格式化记忆卡, 删除所有图像, 删除选定照片
I/O终端
NTSC 或 PAL; 视频输出和 LCD 显示屏可同时进行回放
界面
USB 2.0 (高速): 可选择Mass Storage和PTP
影像角度
相当于镜头焦距产生的角度 (选择 DX 格式时是 1.5 倍)
取景器型号
光学的
取景器
单镜反光类型,带有固定眼平五棱镜;内置屈光度调节(-3 ~ +1 m-1)
视点
18 mm (-1.0 m-&sup1
对焦屏
B 型 光亮磨砂对焦屏 VI
取景器覆盖画面范围/放大率
约 100%/ 约 0.7x
反光镜
快速返回型
镜头光圈
即时返回型, 带有景深预览按钮
自动对焦
TTL 相位侦测, 尼康 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模块采用 51个对焦点 (15 个十字型感应器) ; 侦测范围:-1~ +19 EV (ISO 100,20°C); 可进行 AF 微调 • 焦平面对比 [在“现场”视图(LCD即时取景), (三脚架) 模式]
对焦模式
1) 自动对焦: 单次伺服 AF (S); 连续伺服 AF (C); 根据对象状态自动激活对焦追踪, 2) 电子测距仪手动对焦 (M) 单个AF对焦点可从 51 个或11 个对焦点中选择
对焦锁定
按下 AE-L/AF-L 按钮或半按快门释放按钮可锁定对焦 (AF-S 中单区域 AF)
测光模式
1) 3D 彩色矩阵测光系统 II ( G 和 D 型镜头); 彩色矩阵测光 II (其它类型 CPU 镜头); 彩色矩阵测光 (若用户提供镜头数据, 则是非 CPU 镜头) 2)中央重点测光: 画面中央 8mm、5mm 或 20mm 的圆圈内集中了 75% 的测光权重, 或对整个画面进行平均测光 3)点测光: 对所选的对焦区域中心 4 mm 的圆圈(约占1.5% 画面)进行测光(使用非 CPU 镜头时是中心对焦区)。
测光表范围
1) 0~20 EV (矩阵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 2) 2 ~20 EV (点测光)(ISO 100 相当值, f/1.4 镜头, 20°C)
测光耦合
CPU 和 AI结合
曝光控制
1) 程序自动模式 (P) , 带柔性程序, 2) 快门优先自动模式 (S), 3) 光圈优先自动模式 (A), 4) 手动模式 (M)
自动曝光锁定
用 AE-L/AF-L 按钮将曝光锁定在检测值
自动曝光包围
曝光和/或闪光灯包围 (2~ 9级, 增量为 1/3、1/2、2/3 或 1 EV)
最大快门
1/8000
最小快门
30
快门
电磁调控纵走式焦平快门; 1/8,000 ~30 s, 以 1/3 、1/2 或 1 EV 步长调整; B 门
同步连接
X = 1/250s; 同步闪光最高可达 1/250s
闪光控制
1) 以 1,005 像素 RGB 感应器进行 TTL 闪光控制; i-TTL 均衡补充闪光和标准 i-TTL 补充闪光, 适用于 SB-800, 600或400 2) 自动光圈 (AA): 适用于 SB-800 和 CPU 镜头 3) 非 TTL 自动 (A): 适用于 SB-800、28、27 或 22s 4) 距离优先手动 (GN): 适用于 SB-800
闪光同步模式
1) 前帘同步(标准), 2) 慢速同步, 3) 后帘同步, 4) 减轻红眼, 5) 减轻红眼慢速同步
配件热靴
带安全锁定的标准 ISO 518 热靴触点
同步终端
ISO 519 标准终端
自拍
电子控制定时器, 时间延迟为 2s、3s、10s 或 20s
景深预览钮
提供
遥控
通过10 针遥控终端 MC-22/30/36 (另购)或无线控制器WT-4 (另购)
GPS
NMEA 0183 (2.01 和 3.01版)接口标准, 以 9 针 D-sub线和 GPS 线 MC-35 (可选)进行支持
支持语言
中文(简体和繁体), 荷兰语, 英语, 芬兰语, 法语, 德语, 意大利语, 日语, 韩语, 波兰语, 葡萄牙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和瑞典语
电源要求
一块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EN-EL4a/EL4, 快速充电器 MH-22, AC 适配器 EH-6 (另购)
三脚架插孔
1/4 in. (ISO 1222)
体积
约 159.5 x 157 x 87.5 mm
重量(无电池)
约 1,240 g
提供附件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EN-EL4a, 快速充电器 MH-22, USB 线 UC-E4, AV 线 EG-D2, 相机带 AN-D3, 机身盖 BF-1A, 配件热靴盖 Cap BS-2, 目镜 DK-17, 电池盖 BL-4, USB 线夹, Software Suite 安装 CD-ROM 光盘
发表于 2007-8-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奇怪,为什么要双CF卡槽?
164469_1187845243.jpg
发表于 2007-8-2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恭喜一下N家的铁丝,终于有盼头了,虽然D3是高端机器,大多数玩家还买不起,但毕竟开了一个好头,佳能用户也值得高兴,全幅平民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8-2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8-2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D3和D300的外形怎么有点像佳能般圆滑?F版和铁丝们可能会对此有点失望吧。
感光器材居然也用上CMOS了,不知道成像会不会像佳能一样的软?
ISO最低只有200,和D200、D80的ISO100相比退步了,看来索尼还得在CMOS的研发上加把劲。
发表于 2007-8-2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结构
164469_1187843070.jpg
发表于 2007-8-23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恭喜铁丝们,
CN大战底气壮了很多.
前两天屋脊还有人说假能给了泥坑一闷棍.
好在NIKON的反应够快.
思路转变很快
当初说不研发全副,
受了CANON不少气.
现在等sorry的产品啦
发表于 2007-8-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Nikon D3的参数详见
http://www.nikon.com.cn/productitem.php?pid=1188-8966d4695b

Nikon D300的参数详见
http://www.nikon.com.cn/productitem.php?pid=1187-59711d5d33

NIKON中国的网站资料
发表于 2007-8-2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他NCS的

目前这个阶段啥也不买

保留最后一台胶片机身观望,先把房子装修完
发表于 2007-8-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de-14 于 2007-8-23 15:28 发表
管他NCS的

目前这个阶段啥也不买

保留最后一台胶片机身观望,先把房子装修完



同意.
发表于 2007-8-2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现在的D3实际是D3H,突出高速拍摄性能和高ISO表现,所以象素值并不是很高,大概明年会推出高象素值的D3X。说实话我觉得D3在当前也只能算是个“形象工程”,真能买的起的恐怕不多,推出的几款“大牛头”也是如此。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尼康每代顶级机、高端机的升级力度都比较大,比佳能的小修小补式的升级来得爽快些。

[ 本帖最后由 Fritz 于 2007-8-23 15:47 编辑 ]
发表于 2007-8-2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屋脊今天很热闹,铁丝们过节啦.
发表于 2007-8-2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今天起,铁丝和C粉的PK有进入新的阶段了.
希望5D降到15K.
发表于 2007-8-2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D3看来还是为新闻记者开发的,它另配的无线转发器还是很不错的。
209057_1187855074.jpg
发表于 2007-8-2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委真是手快!刚给刘总放毒就看到你这帖......
发表于 2007-8-2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2007-8-23 14:26 发表
D3和D300的外形怎么有点像佳能般圆滑?F版和铁丝们可能会对此有点失望吧。
感光器材居然也用上CMOS了,不知道成像会不会像佳能一样的软?
ISO最低只有200,和D200、D80的ISO100相比退步了,看来索尼还得在CMO ...


按尼康官方的说法,D3的外形设计仍然是乔治亚罗担纲,不过我觉得他的设计巅峰应该是F3和F4S。
尼康宣称D3用的FX CMOS系尼康自研,结合了D2Xs的CMOS和尼康自研的LBCAST的优点,从它的可用ISO为6400来看确实有可能是由D2H的LABCAST发展而来。如果能保证成像质量的话,最低ISO为200应该是一个进步。

[ 本帖最后由 Fritz 于 2007-8-23 17:31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