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松鼠识别图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松鼠是啮齿目下的一个科,跟老鼠、河狸、豪猪都是亲戚,相比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松鼠却是我们喜欢的种类。由于松鼠在白天活动,栖息于树冠或者草原上,因此我们观鸟时经常见到,那么你又认得多少?

借用了鸟友们已经拍到的照片,整理了种类和辨识,希望这个图鉴能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依据尾长是否超过体长的1/2,可以把松鼠分为两大类,它们在习性上分别偏树栖和地栖。

树栖松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松鼠Ratufa bicolor,体长在25cm以上,远大于其他种类。它的头、背、尾、四肢外侧都是黑色,而腹面黄色。分布于云南边境、广西西南部、海南岛。

巨松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滇西的高黎贡山百花岭比较容易看到它,以下两张均摄于该地。




发表于 2008-6-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型较小的树栖松鼠,根据体背有无花纹又可分为两类。
无背纹的有岩松鼠属、丽松鼠属、长吻松鼠属、松鼠属。

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 是北方常见的种类,它是岩栖种类,常见于山石、林缘,城市公园中也到地面上。它的腹面和四肢内侧为一致的白色或浅黄色。分布于华北山区、黄土高原、秦岭、四川周边山区。在北京较常见。

ailaowolf摄于北京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侧纹岩松鼠Sciurotamias forresti 又名白纹/喉岩松鼠、弗氏岩松鼠
分布于澜沧江以东的滇西、滇西北,以及四川南缘。
形似岩松鼠,体侧从肩到臀有1狭长白纹,白纹下为1黑纹;腹面淡赤褐色,两胁赤色,胸部至颏白色;尾基部毛色似体背暗灰褐色,尾端黑色。
侧纹岩松鼠为易危种,尚无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松鼠属种类的整个腹面往往有从红色、黄色直到蓝色等鲜艳色彩。

五纹松鼠Callosciurus quinquestriatus 的腹部则为3条黑纹和2条白纹相间。
五纹松鼠也叫纹腹松鼠,易危种,仅见于云南怒江以西,在盈江铜壁关、那邦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种最常见的丽松鼠就是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尾比体长,较为蓬松,腹部颜色从栗红、赤色、橙黄至略带土黄的灰白色,越往北颜色月浅。上体橄榄褐色,尾端白色或黄褐色。
分布于中国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分布区的南部常见,昆明市内十分常见。
lei摄于四川

麦茬摄于云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腹松鼠Callosciurus pygerythrus尾比体长,但较为细瘦,体腹面视亚种不同灰色、蓝灰色、浅红色或浅土黄色。分布于滇南和西藏墨脱,易危种。

印支松鼠Callosciurus inornatus又名中南松鼠,体背橄榄灰色,腹面蓝灰色,腹中央不具条纹。 分布于滇东南到西双版纳,易危种。

金背松鼠Callosciurus caniceps产于台湾,黄手松鼠/菲氏松鼠Callosciurus phayrei见于云南盈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吻松鼠属,尾下及肛周常为红色。


珀/泊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腹部浅黄色,仅尾下基部绣红色。
广泛分布中国南方,不见于大别山区,台湾所分布亚种owstoni有被视为独立种。

treker摄于四川

白日梦游摄于大理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赤颊长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is腹部污白色,尾下红色能延伸到尾端,脸颊绣红色或黄褐色。
分布于中国南方,整体分布区较泊氏靠南,不见于北亚热带。近危种。

白日梦游摄于思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三种长吻松鼠
红腿长吻松鼠 Dremomys pyrrhomerus 分布贵州、重庆、川东南、鄂西、海南
橙腹长吻松鼠 Dremomys lokriah 分布云南怒江州、西藏南部
橙喉长吻松鼠 Dremomys gularis 分布云南建水、景东、绿春

均为近危种,据记载橙腹长吻松鼠腹部为深橙色,其他种缺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松鼠Sciurus vulgaris是典型的北方种,体背侧灰色到黑色(夏季变深),腹面白色,季节性换毛明显,突出特征是耳端具长毛簇。原分布于东北、新疆、秦岭-伏牛山,近年见于北京并迅速繁衍。毛皮有价值而被狩猎,近危种。

深空摄于北京植物园
白日梦游摄于吉林
广西红耳鹎摄于北京香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完背上没纹的,再回到背上有纹的松鼠。

首先是条纹松鼠Menetes berdmorei,又名多纹松鼠、线松鼠
背中央1条淡色纹,两侧各有2条黑纹和2条淡黄白色纵纹;吻尖,头部赤色;腹部白色或淡黄色,至尾下变为赤色。体长177-210mm,尾长140-177mm
分布于云南南部,常下地活动。

google到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长在16cm以下,背部中央纵纹深色的小型松鼠,根据耳端是否有黑白色毛丛又可分为2类。

[金]花鼠Tamias sibiricus的耳端无毛,更常下地活动,是北方相当常见的种类,它们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一直分布到青海、四川北部。在北京的郊区和市内公园,都相当常见。

ailaowolf摄于北京大学
毛虫摄于北京
jerry摄于四川九寨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松鼠属的耳端有黑白毛丛,又可分为2-3种。

明纹花松鼠Tamiops macclellandi别名明纹花鼠、褐腹花松鼠,体侧1条纹与眼下纹相连,腹部褐黄色,尾两侧毛端多为白色。
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西藏东南部。


白日梦游摄于云南沧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隐纹花松鼠 Tamiops swinhoei 别名黄腹花松鼠。体侧纹与眼下纹不相连,腹部白色略带黄褐色,尾侧只有少部分毛端白色。

倭花鼠Tamiops maritimus从中分出,这两者的区别查了半天还没弄清楚。

前者的分布范围大致为云南、藏东南、四川、陕南、陇南、陇东、宁南、鄂西北、豫西、豫北、晋南、北京、河北兴隆。 后者的分布范围为皖南、浙江、福建、赣南、湘南、黔东、广东、广西、台湾、海南、滇东南、滇南。

有趣的是分布于滇中的clarkei(从怒江一直到弥勒)却并非swinhoei 而更像maritimus的亚种,甚至可能为一独立种。

广西红耳鹎摄于北京小龙门

Vicccent摄于四川王朗

Lei摄于四川

treker摄于四川


noflying摄于云南哀牢山

麦茬摄于云南 西双版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clarkei亚种?

lwei摄于大理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倭花鼠?

smallhead摄于江西庐山

coconut163摄于广西桂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地松鼠,
地松鼠有两类,一类是体大的旱獭(身长40cm以上),一类是黄鼠(身长25cm以下)

黄鼠很很多种,常见的是达乌尔/里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黄土高原。
其他种类还有待大家多拍照片呀!

meimaiQQ摄于沈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分布于整个青藏高原
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见于内蒙古东北部,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见于新疆北部,长尾旱獭Marmota caudata见于帕米尔高原,分布基本无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现代分类系统中,鼯鼠/飞鼠亚科也被算入松鼠科中,不过暂时还没搜集足够的资料,也期待大家多拍到照片。

最后补充个[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又名中缅树鼩。
这个跟老鼠完全没关系,自立一攀鼩目,据说跟灵长目的原始祖先有点关系。

识别树鼩最简单的方法是注意它类似豚鼠的耳朵,以及怪异的鼻吻。
分布于几乎云南全省、藏南、川南、黔西南、广西西半部、海南。
树鼩被列入CITES附录II,相当于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lei摄于西藏樟木

lei摄于云南瑞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本贴照片引自昆明观鸟论坛www.kmbirder.org
西南山地www.southwestchina.org
观鸟网www.guanniao.com
已标识原作者网名(部分照片上已有水印签名者未标)
如有认为侵犯了您的著作权,请予以说明,立即删除。

首发昆明观鸟论坛
http://www.kmbirder.org/bbs/read.php?tid=1792&fpage=0&toread=1&page=1

如果有以上介绍种类中缺少的照片,欢迎跟帖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