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知其中奥妙,必须深入其中。想知道全天候为什么是黄色的吗?,拆开一个目镜,你马上就会明白。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全天候的物镜桶是通过螺纹连接在镜身上,其物镜光轴与棱镜光轴即不重合,也不平行,而是有一定夹角。旋转物镜桶时,透过目镜可以清楚看到结象在沿一个圆形轨迹移动。但这种摆动的幅度并不大。这似乎是加工误差造成的。但看到它的棱镜是由档片直接卡在镜身上,无法调节的时候,我忽然明白,这个夹角是一种有意的设计。
全天候通过这样一个特别的设计,来解决无工具情况下的光轴快速调整:将望远镜两桶分开到最大距离,选择一水平线,眼睛距目镜15厘米观察结象,旋转一个物镜桶,当两侧水平线重合后,光轴即调节完毕。熟练的话,半分钟足够。
也许明白的兄弟马上会说,这样的调节,只会让两个镜桶的光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而不是平行。exactly,,u right!但是,人眼对垂直方向的偏差是比较敏感的,而对水平方向的偏差却是比较习惯,事实上,我们正是通过两眼的水平视差来形成立体视觉和产生距离感的。所以调好后镜子,基本感觉不到视差。
其实这是针对粗放使用的很实际的办法。试想,在实战中被严重碰撞后,任何经过预先精密调节的镜子都可能光轴失准,而难于快速恢复。依靠螺钉调节棱镜的作法,不仅费时,在野战时也几乎是难于实现。全天候的设计使使用者可以自行快速调节,得到一个可使用的镜子。
我们买到的全天候虽然是民用品,却囫囵继承了这种设计。认真看全天候就会发现光轴绝对平行的很少,尤其是10X42,显然出厂是时未加准确调节。其中绝大部分可以按鄙人的方法自行调节,并在镜桶根部加入适合的垫片即可。
由于全天候的这种设计,造成了即使完全调好的镜子,光轴也会有少许误差。尽管不易觉察,却降低了观察的舒适度。本来是为野外使用而不得已的妥协,民版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以上一孔之见,愿与同好切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