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简单物理原理,告诉你车重,刚性,速度与安全性的关系!(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画王845 于 2015-6-21 13:31 编辑

u=135059093,782668154&fm=21&gp=0.jpg

  什么NCAP都不能完全模拟实际,简单物理原理,告诉你车重,刚性以及速度与安全性的关系!

  (1) 车自身重,撞那些刚性的物体,或者说撞不动的物品,确实因为质量大,惯性大,速度从某个数值比如100减到0,产生的动量更大(动量定理:Ft=m△v )。
  
  这个道理很浅显,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以同样的速度撞墙,绝对胖子更容易把墙撞塌。
  
  但这只是车受到的冲击的不同,因为开车的人,同样重量的人,他的速度变化就是100-0,那么他在那个时刻受到的冲击就是m(100-0)/t,假如车体没有变形,没有对驾乘人员有任何挤压的话,那么不同质量的两部车,人受到的冲击是一致的。


  (2) 但如果是两辆车相撞呢?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辆1.6吨的车A,一辆1.0吨的车B,以同样的速度100正面100%相撞,A的速度是减不到0的,因为A在撞到B后还会继续前进,比如20,那么A的速度改变就是M(100-20),车里的人受到的冲击是m(80)/t。

  B不但速度减到零,而且还被A车顶着后退,那么它的速度改变是100-0-(-20)=120,车里的人受到的冲击则为m(120)/t,所以,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相撞,只要车的刚性相同,那么总是小车处于劣势,同样的,驾乘人员也更危险些。


  (3) 继续讨论

  如果车的刚性不同呢?

  其实每辆车都是有形变的,刚性大的车,同样的冲击,形变的小,但能抵御更大的冲击。刚性差的车,同样的冲击,形变的大些,但抵御更大冲击的能力也低。就如一根粗弹簧和一根细弹簧,同样的力压下去,细的形变的多,让人感觉柔软,舒服,粗的就差些。但如果给的力足够大,细的被压的没了弹性,那么反而让人感觉硬,这时粗的却因为没压缩到底而存在弹性。力量更大些,俩弹簧都被压缩到底,那么都成了铁棍,就都没弹性了。


  那么就有了下面三种情况(当然,两辆车同质量更好理解些):

  1 速度较低:刚性大的车A与刚性差的车B相撞,两车车头均有一定溃缩,但因为B车的溃缩大些,那么车内人员受到的冲击自然比A车小些(其实A车内的人员也因为B车的溃缩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2 速度较快:刚性大的车A与刚性差的车B相撞,两车车头溃缩,B车溃缩区(吸能区)完全被撞瘪,A车自然因为刚性大,溃缩区还能发挥一定作用 ,那么这个时候,B车上的驾乘人员就指望A车上的溃缩区了。

  3 速度极快,俩车头都完全溃缩,那么就看人品了。


  理论说完

  联系实际,有一下几点结论:

  1 撞墙,低速情况下, 欧美系对人的保护不及日系,较高速时正好相反,极高速时都一样。

  2 欧美系和日系相撞,低速情况下,日系车内的人舒服些,但车修起来也贵。较高速情况下,欧美系车内的人受伤轻,日系车受伤重。极高速,看人品,人品都差,都挂。

  3 不论欧美系还是日系,俩车相撞,质量大的有优势。

  4 不论欧美系还是日系,车头长的溃缩区大,占优势。

  5 不要超速行驶。
发表于 2015-6-2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高价买奔驰S级的都不是傻子,自重大,轴距大,安全舒服,废油当然比普通车多点,但安全性确舒适性提升了N个级别。看看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接待外国元首的都是奔驰S就知道这家伙有多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车吸能做得好,以后外国元首来了还是用飞度迎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还是赶脚坦克结实些,大货车厢的中间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2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情况,吸能的日系对决欧美系,修车费用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等烈度对决,吸能的日系完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dmy 于 2015-6-21 23:36 编辑

危及生命的情况都是在较高速时发生的。所以,开慢点,今天中午在一个乡村公路下坡转弯时、突然出现个车,都挺快,我紧急制动后靠边避让,但是路窄,只能把外面的两个轮子下到水泥路边上落差有10公分的土路,结果,轮子撞地的声音有飞机降落的感觉!幸亏车高、要不然底盘都得磕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公共车就做的很好,基本上轿车在他面前都得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有道理,既不能只说刚性不谈速度,反之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死不买日本车。有句话:“开着凯美瑞,奔赴黄泉开大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日本车更重视行人碰撞安全所以溃缩区设计的比较讲究 模拟下 两个不同安全设计趋向的车就说日本车和美国车吧 一样撞到行人日本车可能只撞断了腿 所谓钢板厚的车溃缩区设计的不好把人撞到很严重全身骨折什么的 哪个对双方有利?以前有个说法帕萨特和雅阁一样重 大小也差不多  人云亦云都说帕萨特钢板明显比雅阁厚 那会大众还都是死重铸铁发动机 那帕萨特轻在哪里呢?钢板和钢板材质也不同 硬度不完全取决于厚度  还有个说法 铁皮厚驾乘人员真的更安全吗?还是吸能设计合理事故中驾乘人员更安全 国外有过数据坦克事故撞到硬物外壳没有剧烈变性的情况下驾乘人员受伤很严重因为没有吸能溃缩区震动直接传递伤害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