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太极张三丰 于 2021-11-9 11:45 编辑
这个问题,我不想争论了。我曾经是多年的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的会员,我亲身经历过天文发烧友玩天文的一段历程,所以,才来把真实的事情告诉大家,仅供参考!不要因为是玩双筒望远镜的,玩目视的,就整天要争持到底是目视好?还是摄影好?这样没有意思。
我于2005年加入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那个时候,协会里面,有目视的,也有摄影的,我一直是玩大双筒观星的,到现在,协会的老鸟,都是玩摄影的,没有人玩目视。我早就退会了,就是因为,只有我玩大双筒观星,协会里,我找不到同好跟我交流了。现在,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里面,玩天文时间稍微长一点的会员,都玩拍摄天体,大部分玩远程天文台,无人玩目视,更无人玩双筒观星,也很少外出集体观星了,都是玩远程天文台。玩目视的,都是才入会几个月的新人。
以下是为什么天文老鸟都玩摄影,甚至玩远程天文台的原因,挂一漏万:
第一,真正的天文爱好者,是对星空非常痴迷的人,他们对天体是看不够的,是要无穷尽去探索的!目视远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了。只有摄影,才能呈现出更多的天体的细节,因为,人类的眼睛有视觉局限,就是用150毫米的大双筒,就是用APO, 就是用200倍的高倍,也呈现不了多少天体的细节,只有拍摄天体,可以长时间拍摄,可以后期制作图片,提高分辨率,这样,拍摄看到的天体细节,是目视根本无法看见的。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天文拍摄,跟天文目视,本质上是一样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看清楚、更多的天体细节!都是观测手段!摄影派之目的,不是为了拍一些天体照片挂起来,欣赏!不是拍天体艺术照,为了拿出去发表。摄影派也是追求看更多、更清楚的天体细节。
第二,新的天象是不断出现的,天文爱好者都热衷于追踪新的天象,这是玩天文的乐趣!这个不是看看网上的天文图片,就可以,哪么回事。现在天文拍摄的技术哪么发达,很容易上手,自己还不是可以拍摄?
第三,现在天空的光害太强,在城市看不到多少天体了,所有,要寻找一个光害非常小的地方,空气稳定通透的地方,去建设远程天文台。
第四,天文发烧友,观星的天数很多的,不是说,一年观几次星就可以,不是说,带个大双筒,一年到西藏青海,或者什么地方一两次,顺带看看星空,回来发表感受,看见多少梅西耶天体了!这样的观星,根本满足不了天文爱好者的需要!天文爱好者需要一有晴空, 就可以在光害很小的地方观星!云南的摩谷远程天文台,一年可以有100多天的可以观星的夜空!一年可以在极低光害的地方,观星100多个夜晚!而且在家里就可以观星。你去户外低光害的地方观星,一年可以去100多个夜晚吗?特别是北京、上海、昆明这样的大城市,光害哪么严重,一年要自己开车,每次开几百公里,跑到光害极小,空气很通透稳定的地方观星100多个夜晚,可能吗?远程天文台就可以办到。
第五,夜晚观星太冷了!整天说《长津湖》如何冷,冬季是深空天体最灿烂的,但是,冬季的夜晚,你去熬夜观星试一下?什么感觉?特别是在北方,夜晚温度降到零下几十度,你抬一个大双筒,在户外观看灿烂的银河,你试一下?远程天文台,寒冷的冬夜,可以在家里的被窝里面,在电脑上观星,一边喝着热饮,一边跟天文同好在微信群、QQ群里聊天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