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旅之星望远镜网 最大的望远镜网站 天文 观鸟 摄影 户外 国内外望远镜知识 使用 维修 收藏 交流

标题: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打印本页]

作者: 耶那蔡司    时间: 2012-5-28 12:41
标题: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作者: waihongzi    时间: 2012-5-28 12:52
好像是至少有三片吧。
作者: maxwell2010    时间: 2012-5-28 13:39
等高人回答!
作者: 东蔡特锐    时间: 2012-5-28 13:47
有个说法叫“SEMI-APO”
作者: cook    时间: 2012-5-28 18:59
四片才能叫APO,我的感觉。三片的话,起码要有一片萤石在里面
作者: 虚无空痕    时间: 2012-5-28 19:01
本帖最后由 虚无空痕 于 2012-5-28 19:01 编辑

百度百科说:
两片是semi-apo
三片是apo
四片及以上叫super-apo
作者: skywood    时间: 2012-5-28 19:34
这个是看效果,而不是片数。一般2片的,材料,设计加工好的就能做的很好了。

作者: jnyclt    时间: 2012-5-28 21:58
说道apo,就不能不提到ed,现在流行一种趋势,就是apo一定要卖的比ed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不是一种概念,apo指的是消色差光学设计,ed指的是镜片材质,apo的要求决定了,主镜组必须是3片或以上结构,2片,不管你用什么材质都做不成复消色差,apo主镜组也在大量使用ed玻璃的材料,并非非要用萤石才可以叫apo
作者: jnyclt    时间: 2012-5-28 22:01
2片式使用优质优质玻璃加工制作的主镜,可能不会比3片式的apo差,这个取决于apo主镜的精度,这也是为什么borg2片结构的ed主镜,卖的并不比顶级apo主镜价格低的原因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2-5-29 13:52
从 牧夫上转的:http://www.astronomy.com.cn/bbs/ ... d=169908&page=1
“APO只是消色差标准,并不会因为玻璃而成为APO。比如叶凯士1米镜,以今天一些廉价的APO标准来说,早已经达到了,它并么有51、53或者肖特的含氟化钙成份玻璃,还是已经停产的萤石。
用三片结构并非就是APO,这点首先要明确,否则cooke类的镜头都可以叫APO了。
APO分为APO跟super APO,对于顶级望远镜来说,追求的是后者,基本要做到五线合一。”

APO只是消色差标准,过度追求APO的校正,在同样材质才,必然会造成球差跟彗差的增加,所以一般作为摄星镜的镜子,在色差上都会相对放松一些,以求其它像差。镜子并非只有色差这一个参数决定性能。
为什么大家会说两片做不成APO,是因为在同样的焦距下,两片修正幅度没有三片那么容易。但是如果长焦的话,两片一样可以做到APO
作者: feng1734    时间: 2012-5-29 14:00
2片可以的,材料选择问题,自由参数足够修正3色光的色差了
作者: 诚诚    时间: 2012-6-10 06:06
2片的 不叫AP0 叫ED镜子
作者: 冷公子    时间: 2012-6-16 18:04
apo是一个系统

2片的话不给力的吧。难道两片都是萤石?
作者: 诚诚    时间: 2012-6-19 06:56
2片ED 镜子 叫准APO
3片 ED镜子 叫APO
4片 ED镜子 叫超级AP0
作者: zhanghonglin    时间: 2012-6-25 22:56
高桥的FS102,就是2片萤石的。
作者: 北旅之星    时间: 2012-6-26 07:53
APO是一种结构,叫”复消色差“,严格来说,物镜至少3片,或者3片以上的结构,才可以叫APO,但现在APO称呼并不规范,有些2片式的也称为APO、准APO。

APO结构中,采用了低色散玻璃当然更好设计,但不采用低色散玻璃,也可以。

APO在设计、组装的上难度要大一些,容易产生一些像差问题,低端的APO,有时候不见得比一些2片式的ED或萤石更好。


作者: 白开水    时间: 2012-6-26 08:12
本帖最后由 白开水 于 2012-6-26 08:31 编辑

补充一点,萤石或ED玻璃在复消色差(APO)镜头中一般只用一片(少有两片)恰到好处,多之无用。
作者: feng1734    时间: 2012-6-26 16:45
回复 北旅之星 的帖子

严格来说,2片也可以的,,,,别人怎么说都行,版主不可以的,,,
作者: TWOEYE    时间: 2012-6-26 16:53
高桥FS系列、TV76、TV85都是两片的APO,都是名镜。效果不见得比三片的差。
作者: QT094    时间: 2012-6-26 16:59
给个萤石的,一片式的也行,我不斤斤计较
作者: 老猫猫    时间: 2012-6-26 17:26
学习了,这种帖子好
作者: xhlzwlbh    时间: 2012-6-27 00:10
没有玻璃才是超级APO
作者: 施华老高    时间: 2012-6-27 00:27
莱卡82观鸟。。。也标APO。。。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2-6-27 06:50
施华老高 发表于 2012-6-27 00:27
莱卡82观鸟。。。也标APO。。。

徕卡不会乱标的,应该是肯定达到了吧
作者: 123sss    时间: 2012-7-7 20:36
ED也好APO也好,就是准APO不好,忽悠人滴
作者: TELESKOP    时间: 2013-5-3 12:25
feng1734 发表于 2012-5-29 14:00
2片可以的,材料选择问题,自由参数足够修正3色光的色差了

两片结构如何实行复消色差呢?
作者: lxyfuzz    时间: 2013-5-4 17:04
2片结构的复消色差主镜还是很多的,典型代表是高桥的FS102,TELE VUE的TV76,BORG71FL,125SD等都标识为apo,不过论色差矫正的好坏使用同样材质的状态下还是3片更容易达到APO的标准。
作者: 求是之光    时间: 2013-5-27 17:21
从《应用光学》可知,2片透镜只能是消色差,即消除两种颜色光的位置色差。对于任何其它第三种色光之间的剩余色差称之为二级光谱,只有3片或者3片以上透镜才能消除二级光谱,即复消色差。
选用2种不同折射率的光学玻璃,可以达到不同消色差效果。所以,2片式(含1片ED镜片)要比普通火石玻璃和冕牌玻璃组合消色差效果要好一些。同样3片式(含1或2片ED透镜)理论上要比全部用普通光学玻璃复消色差效果要好。如果说2片式能消除二级光谱,除非颠覆了几何光学理论。
作者: rk    时间: 2013-6-16 12:12
诚诚 发表于 2012-6-19 06:56
2片ED 镜子 叫准APO
3片 ED镜子 叫APO
4片 ED镜子 叫超级AP0

四片多是匹兹伐结构,做了平场修正的,和APO不APO没啥关系。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6 20:16
rk 发表于 2013-6-16 12:12
四片多是匹兹伐结构,做了平场修正的,和APO不APO没啥关系。

有对四种波长校正色差的超消色差系统,但是望远镜里面还没见过。
作者: kaola    时间: 2013-6-16 23:23
funder 发表于 2013-6-16 20:16
有对四种波长校正色差的超消色差系统,但是望远镜里面还没见过。

这个,用在望远镜上浪费了,嘻嘻^_^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17 10:55
ytwiger 发表于 2012-5-29 13:52
从 牧夫上转的: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9908&page=1
“APO只是 ...

请教少将兄:super-----apo是几片结构?  为什么非得这种结构才能算顶级apo呢?  "五线合一"指的是啥?  诚心请教你。谢谢!
作者: luoxinalbert    时间: 2013-6-17 11:43
APO只是一个概念。事实上,全行业没有一个界定APO到底需要几片或者在消除色差方面的量化标准。因此,APO这个概念可以被炒作得很玄乎。
一般来说天文镜需要看重高倍放大的能力和色差控制,锐度等,因此对主镜精度要求很高。各种方面都相对要做到极致一点。
而观鸟镜或者超级远摄镜头相对没那么高的要求,但是你不能说这些东西的主镜片精度不够高。比如佳能或者尼康的400F2.8,300 2.8镜头同样是光学极致代表作,用来天文摄影并且效果很好的例子很多。
观鸟镜里面三大的顶级镜子主镜精度都是很高,无论施华的HD概念,蔡司的FL概念和徕卡的APO概念都是各家消色差水平的顶峰。高下只有亲自一台一台对比过才能分出。
KOWA的黑金刚是一种消色差水平很高的观鸟镜,采用了7片的主镜结构。个人使用经验,它的锐度和精度,消色差能力完全不亚于著名的2片式APO天文镜美国的TV85。TV85算是比较差一点的顶级APO,依然是一代名镜。
作者: 大西瓜    时间: 2013-6-17 11:52
专业人士很多,学习了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2:18
本帖最后由 ytwiger 于 2013-6-17 14:08 编辑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17 10:55
请教少将兄:super-----apo是几片结构?  为什么非得这种结构才能算顶级apo呢?  "五线合一"指的是啥?  诚 ...


请教不敢当啊英英雄前辈。

APO是一个消色差的标准,没有规定非要几片玻璃才行,如果可以接受长焦比,比如把单片镜片做到F50,那也完全可以称为APO啊,只要色差够小,都可以靠上APO的边,但这个也没有规定多小才算数,所以出现好多semi-apo,super-apo等等名称,反正apo这个概念名词已经被大家接受并作为近期的技术标杆了,那就使劲往上靠呗。

之所以不用一片镜片,而用2片,3片镜片,是因为在可以做到APO的标准的同时,减小焦比,比如F5 F6,这样不仅镜身短小轻便,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观测亮度和照相曝光效率。2片的要保证APO标准的话,焦比会比三片的长些。

五线合一,是指在自然光的波长分布中,找了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波长光线,看它们经过主镜折射后的焦点距离,如果这几条波长(代表不同颜色的光)经过折射后焦点还能落在一个位置上,那就是几合一,证明在焦点上成像非常完美。
更进一步甚至做到几线合一的话,那意味着不光焦点上,就连焦点外也会没有色差(目前还没见到这样完美的系统,只有近似达到吧)

但是一般这些光线经过折射后,焦点位置多少会有点区别,差个零点几到几毫米,那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同时把所有光线都汇聚成一个完美的点。假设系统前有一个白色星点,它发出光的经过不完美的系统折射后,在焦点位置就出现了一个一个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由不同波长(其实就是不同颜色)的光斑组成,有的圆大有的圆小,中心部分的同心圆会互补合成一个白色的点,而边缘部分没法互补的光斑就会在白色的点外溢出,这就形成了色差。

APO能做到的就是使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折射后,尽可能把焦点落在一处,前后差距很小,就形成了纯净真实的成像。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2:19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17 10:55
请教少将兄:super-----apo是几片结构?  为什么非得这种结构才能算顶级apo呢?  "五线合一"指的是啥?  诚 ...

我是瞎混混的,具体原理,您请教本帖30楼的funder版主吧,他才是真正的专家。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17 14:29
ytwiger 发表于 2013-6-17 12:18
请教不敢当啊英英雄前辈。

APO是一个消色差的标准,没有规定非要几片玻璃才行,如果可以接受长焦比, ...

你够历害了(说得头头是道),就不必客气了。-------------------------学习了,真的。
作者: 行走无痕001    时间: 2013-6-17 14:39
记得美乐时也有一款APO的顶级镜子,谁玩过,怎么样?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5:16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17 14:29
你够历害了(说得头头是道),就不必客气了。-------------------------学习了,真的。

终于忽悠过去了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17 16:36
ytwiger 发表于 2013-6-17 15:16
终于忽悠过去了

说的怎么好,怎么会是忽悠呢?-------------------------两片一组胶合的物镜镜片,好像一般都叫----------普消(色差)结构吧?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7:05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3-11-25 13:09 编辑

APO还是有严格定义的,不过定义并不唯一,比较常见的两种定义:
1. 阿贝提出的三谱线重合定义,即复消色差;
2. 天文望远镜里面常用的弥散圆定义,即高消色差。

复消色差可以不含有ED玻璃。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7:15
已经作古的光学设计大师TMB对APO定义的一段论述: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apochromatic refractors that are available to the amateur astronomer, it is time to define the parameters of a true apochromatic objective lens. The modern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 is the following: An objective in which the wave aberrations do not exceed 1/4 wave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OPD) in the spectral range from C (6563A - red) to F (4861A - blue), while the g wavelength (4358A - violet) is 1/2 wave OPD or better, has three widely spaced zero color crossings and is corrected for coma.

Here is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ose that are interested. The term "Apochromat" is loosely used by many manufacturers and amateurs astronomers. Let's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he definition, and maybe a more modern one. Ernst Abbe, in 1875, met and worked for Carl Zeiss, a small microscope, magnifier and optical accessory company. They realized that they needed to find improved glass types, if they were going to make progress with the optical microscope. In 1879, Abbe met Otto Schott. Together they introduce the first abnormal dispersion glasses under the name of Schott and Sons. Abbe discovered that by using optically clear, polished natural fluorite, in a microscope objective, that apochromatism could be achieved. These first true apochromatic microscope objectives were so superior to the competition, that Zeiss gained nearly the entire high end market. So secret was the use of fluorite, that Abbe marked an "X" on the data sheet for the fluorite element, so as to keep it secret from the other optical companies.

Abbe's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ism was the following. Apochromat: an objective corrected parfocally for three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and corrected for spherical aberration and coma for two widely separated wavelengths. This definition is not as simple as it sounds. I have designed thousands of lenses: simple achromats, complex achromats, semi-apos, apochromats, super-achromats, hyper-achromats, and Baker super-apochromats. Abbe's definition, to put it in clearer terms (I hope) is that a true apochromat is an objective that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that are spaced far apart in the visual spectrum (~4000A, deep violet to ~7000A, deep red). However, just because a lens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doesn't mean that it is well corrected. Let's say that a 4" lens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at the F, e and C wavelengths (4861A, 5461A and 6563A). Fine, this objective is now considered an apochromat by most amateurs and even optical designers because it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in the blue, green and red -- the common definition of an apochromat. But what about the levels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at each of these wavelengths? If the lens is 2 waves overcorrected at 4861A, and 1.5 waves undercorrected at 6563A, is it still an apochromat? No. It is no better than an achromat, as the OPD wavefront error is worse than a 4" f/15 achromat.

Abbe, in his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 states that spherical aberration must be corrected for two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Now I will tell you what happens when you correct spherical for two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you correct for all the wavelengths between them too. This is called correcting for spherochromatism (the variation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with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nly with extremely long focal lengths, advanced Petzval designs, aspherics, large air space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designs/factors, can you correct for this aberration. It is the designer that must come up with a good compromise of color correction, lack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3rd order and zonal) and controlling spherochromatism, so as not to degrade the image contrast.”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7:26
从上文可以看出,阿贝在19世纪提出来的Apochromatic定义,其实是相当相当严格的,只不过,很多厂家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按照对自己有利的理解)标注APO,这样一来,市面上的APO定义就非常混乱了,这和ED玻璃定义混乱的情况是类似的。

或者这么说,如果严格一点,市面上大部分APO望远镜,都并没有满足阿贝当年提出来的定义,包括一些久负盛名的产品,比如高桥FS102。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7:35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17:26
从上文可以看出,阿贝在19世纪提出来的Apochromatic定义,其实是相当相当严格的,只不过,很多厂家都会按照 ...

露底了,没忽悠过去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7:36
另外值得一看的是国内低色散折射镜的前驱者余刚的一篇文章:
http://www.docin.com/p-535167097.html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8:07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3-6-17 18:14 编辑

为了大家看起来方便,我把TMB这篇文章摘要翻译一下: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apochromatic refractors that are available to the amateur astronomer, it is time to define the parameters of a true apochromatic objective lens. The modern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 is the following: An objective in which the wave aberrations do not exceed 1/4 wave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OPD) in the spectral range from C (6563A - red) to F (4861A - blue), while the g wavelength (4358A - violet) is 1/2 wave OPD or better, has three widely spaced zero color crossings and is corrected for coma.

现代一个流行的Apochrocmat定义是,一个物镜对于C谱线656.3nm到F谱线486.1nm的波长范围,散射范围不大于四分之一光程差,对于g谱线435.8nm,不大于二分之一光程差,对于可见光内三条间隔较大的谱线校正色差和彗差。(对这一段的用词持保留意见,当然这段不是重点)。

Here is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ose that are interested. The term "Apochromat" is loosely used by many manufacturers and amateurs astronomers. Let's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he definition, and maybe a more modern one. Ernst Abbe, in 1875, met and worked for Carl Zeiss, a small microscope, magnifier and optical accessory company. They realized that they needed to find improved glass types, if they were going to make progress with the optical microscope. In 1879, Abbe met Otto Schott. Together they introduce the first abnormal dispersion glasses under the name of Schott and Sons. Abbe discovered that by using optically clear, polished natural fluorite, in a microscope objective, that apochromatism could be achieved. These first true apochromatic microscope objectives were so superior to the competition, that Zeiss gained nearly the entire high end market. So secret was the use of fluorite, that Abbe marked an "X" on the data sheet for the fluorite element, so as to keep it secret from the other optical companies.

Apochromat这个词被生产商和爱好者广泛、或者难听一点说滥用了。光学大师阿贝,1875年遇到蔡司并为之工作,1879年遇到了肖特并发明第一种异常色散玻璃。阿贝发现了使用天然萤石制作显微镜镜头,可以达到他所期望的apochromatism效果,第一台apochromatic显微镜物镜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竞争对手,以至于蔡司获得了几乎全部的高端市场。Abbe使用X来代表萤石,以保守这个秘密。

Abbe's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ism was the following. Apochromat: an objective corrected parfocally for three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and corrected for spherical aberration and coma for two widely separated wavelengths. This definition is not as simple as it sounds. I have designed thousands of lenses: simple achromats, complex achromats, semi-apos, apochromats, super-achromats, hyper-achromats, and Baker super-apochromats. Abbe's definition, to put it in clearer terms (I hope) is that a true apochromat is an objective that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that are spaced far apart in the visual spectrum (~4000A, deep violet to ~7000A, deep red). However, just because a lens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doesn't mean that it is well corrected. Let's say that a 4" lens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at the F, e and C wavelengths (4861A, 5461A and 6563A). Fine, this objective is now considered an apochromat by most amateurs and even optical designers because it has three color crossings in the blue, green and red -- the common definition of an apochromat. But what about the levels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at each of these wavelengths? If the lens is 2 waves overcorrected at 4861A, and 1.5 waves undercorrected at 6563A, is it still an apochromat? No. It is no better than an achromat, as the OPD wavefront error is worse than a 4" f/15 achromat.

阿贝对apochromatism的定义如下:Apochromat是物镜对可见光三种大间隔的波长(谱线)校正色差(焦点合一),并且对两种大间隔波长校正色球差和彗差。要满足这个定义远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我设计过成千种镜头,简单普消,复杂普消,semi-apo,APO,超消色差(四条谱线),超超消色差(五条谱线)以及Baker super-apochromats. 阿贝定义要求校正三条谱线,但校正了三条谱线不等于APO。一个四寸物镜,对F,E,C三条谱线校正色差,大部分爱好者以及一些光学设计者现在都认为它是APO无疑,因为红绿蓝三条谱线都校正了嘛。但是色球差又如何呢?如果物镜对486.1nm两个波长过校正,对656.3nm 1.5波长欠校正,它还是一只(真正的)APO镜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它比一只4寸F15的普消更差。

Abbe, in his definition of apochromat, states that spherical aberration must be corrected for two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Now I will tell you what happens when you correct spherical for two widely spaced wavelengths: you correct for all the wavelengths between them too. This is called correcting for spherochromatism (the variation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with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nly with extremely long focal lengths, advanced Petzval designs, aspherics, large air space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designs/factors, can you correct for this aberration. It is the designer that must come up with a good compromise of color correction, lack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3rd order and zonal) and controlling spherochromatism, so as not to degrade the image contrast.”

阿贝,在他对Apochromat的定义中,强调了色球差对两条宽间隔谱线必须得到校正。我(根据自身经验)得到: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对这两条谱线之间所有的波长都有了很好的色球差校正。只有对于长焦、先进的匹兹万设计、非球面、大空气间隔或者这几个综合,才能达成这种校正。所以在现实中,设计者必须对色差校正、球差校正、色球差校正权衡和互相妥协,并保证影像反差的不降低。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8:40
标题: RE: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18:07
为了大家看起来方便,我把TMB这篇文章摘要翻译一下: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apochromatic refracto ...

Content
满足这么严格定义的apo,现在的裕众瑞星能满足吗?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19:03
ytwiger 发表于 2013-6-17 18:40
Content
满足这么严格定义的apo,现在的裕众瑞星能满足吗?

还没有听说过有满足阿贝定义的APO望远镜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19:06
标题: RE: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19:03
还没有听说过有满足阿贝定义的APO望远镜

额.......
看来还要很多年才有真正的apo啊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22:33
标题: RE: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17:05
APO还是有严格定义的,不过定义并不唯一,比较常见的两种定义:
1. 阿贝提出的三谱线重合定义,即复消色差 ...

这个高消色差是如何定义的?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22:35
ytwiger 发表于 2013-6-17 22:33
这个高消色差是如何定义的?

也比较混乱,大体就是几个代表谱线的弥散斑小于某个程度即可。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22:36
虽然严格满足阿贝APO定义的望远镜也许还没有,但实际上很多优秀的望远镜,比如TEC的,AP的,都可以做到看不到色差,而且在反差,球差,色球差的校正和平衡方面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22:47
标题: RE: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22:35
也比较混乱,大体就是几个代表谱线的弥散斑小于某个程度即可。

那单镜片超长焦做到弥散斑小到一定程度,应该可以满足这个意义上的apo定义?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17 22:53
ytwiger 发表于 2013-6-17 22:47
那单镜片超长焦做到弥散斑小到一定程度,应该可以满足这个意义上的apo定义?

这个难度太大了,需要难以想像的长焦比。
另外,目前大部分标APO的,起码还是满足三谱线重合的,双片镜已经没有几个好意思标了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17 23:02
标题: RE: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22:53
这个难度太大了,需要难以想像的长焦比。
另外,目前大部分标APO的,起码还是满足三谱线重合的,双片镜已 ...

经常看到tmb称可以达到普消f25的水平,比起f50来,f25还是有一点实践意义的哈哈
作者: Easywatch    时间: 2013-6-21 00:54
funder 发表于 2013-6-17 17:05
APO还是有严格定义的,不过定义并不唯一,比较常见的两种定义:
1. 阿贝提出的三谱线重合定义,即复消色差 ...

两片式可以做到APO,但焦比要更长。比如用FPL53+ZKN7玻璃做的100mm/f10,其色球差修正水平可以做到及其牛X,优于TEC140。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07:28
Easywatch 发表于 2013-6-21 00:54
两片式可以做到APO,但焦比要更长。比如用FPL53+ZKN7玻璃做的100mm/f10,其色球差修正水平可以做到及其牛 ...

两片式无法对三个波长共焦,所以不满足复消色差定义,但可以满足缩水的弥散圆定义(高消色差)。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07:36
阿贝提出的Apochromat复消色差的定义不是三种颜色的光色差小到某种程度,而是这三个波长的色差彻底消除;同样,对于两种色光(波长差别较大),色球差完全消除并且消除彗差。

这个19世纪提出的要求今天看来仍然非常苛刻,市面上的APO望远镜其实都达不到。
作者: Easywatch    时间: 2013-6-21 08:24
funder 发表于 2013-6-21 07:36
阿贝提出的Apochromat复消色差的定义不是三种颜色的光色差小到某种程度,而是这三个波长的色差彻底消除;同 ...

我是参考了一个光学教程,里面是这样说的:用传统的apo的定义来衡量一个镜子的光学水准很模糊。现在更好的标准是用斯太尔率,比如一个镜头在450-670纳米的可视光范围内斯太尔率达到95%,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APO。有的镜子虽然把那三个波长色散消除了,但球差很严重,其光学效果并不比普消好多少。球差的矫正往往比色差矫正更重要。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09:10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3-6-21 09:12 编辑
Easywatch 发表于 2013-6-21 08:24
我是参考了一个光学教程,里面是这样说的:用传统的apo的定义来衡量一个镜子的光学水准很模糊。现在更好的 ...


所以阿贝的定义里面不仅要三线合一,还要求对两线消除色球差,球差比色球差更基本更低阶,是个基本要求。
斯太尔率也是一个指标,450-670都达到95%似乎不大可能,一般是结合视敏感曲线,加权平均值来算的。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21 09:24
Easywatch 发表于 2013-6-21 08:24
我是参考了一个光学教程,里面是这样说的:用传统的apo的定义来衡量一个镜子的光学水准很模糊。现在更好的 ...

450-670nm都做到斯太尔率95以上太苛刻了吧,这个要求不亚于那个严格的apo定义吧
见过一个高桥的测试数据,高桥的镜子不用说了吧,555的斯太尔率应该都不低,紫色光(不记得是哪个波长了)测下来才0.9不到点,其它牌子的我估计也不乐观到哪去。
不过这个定义可操作性好多了,比阿贝那个定义来的实在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09:33
斯太尔率也可以看出APO镜的优劣,前面我说过,高桥FS102这种两片式的望远镜,即便是F/8而且用了萤石,其也不太适合冠以APO。
波长:      422.5; 448.0; 473.5; 499.0; 524.5; 550;0; 575.5; 601.0; 626.5; 652.0; 677.5
斯太尔率: 0.142; 0.635; 0.903; 0.885; 0.902; 0.952; 0.991; 0.998; 0.974; 0.934; 0.895
作者: 世界真大    时间: 2013-6-21 09:48
学习了,这牛角尖真难钻哦!
作者: Easywatch    时间: 2013-6-21 09:56
funder 发表于 2013-6-21 09:33
斯太尔率也可以看出APO镜的优劣,前面我说过,高桥FS102这种两片式的望远镜,即便是F/8而且用了萤石,其也不 ...

抱歉楼上二位,我说的有点不精确,具体是这样定义的:
斯太尔率>95%:实际上完美
>90%, 优秀 (可以叫做APO)
>80%,良好

有关原文如下:
Summing it up, again, none of the terms, achromatic, apochromatic, nor semi-apo, is well suited to describe the level of optical quality of refracting objective. Their original meaning is to indicate specific mode of chromatic correction, and should only be used in that context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polychromatic Strehl for defining the level of chromatic correction are obvious. Now we can put it, say, as 0.9 visual Strehl apo, 0.84 visual Strehl semi-apo, or 0.77 visual Strehl achromat, describing both, actual correction level and the mode of correction (i.e. objective type) 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 No more guessing: is the apo "true" or not, how far ahead it is of the achromat, how good is the semi-apo, etc.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10:10
所以说,在实践中,APO的定义和名称使用是很混乱的,正是由于阿贝提出的APO定义太难达到,造成了厂商、爱好者、设计者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修正了APO的定义。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21 10:28
Easywatch 发表于 2013-6-21 09:56
抱歉楼上二位,我说的有点不精确,具体是这样定义的:
斯太尔率>95%:实际上完美
>90%, 优秀 (可以叫做 ...

这一段可操作性很强,比阿贝的定义目前看来要合理多了,阿贝定义暂时看起来像共产主义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21 10:37
funder 发表于 2013-6-21 09:33
斯太尔率也可以看出APO镜的优劣,前面我说过,高桥FS102这种两片式的望远镜,即便是F/8而且用了萤石,其也不 ...

这个为什么校正中心在600nm附近,有什么优点吗?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10:53
ytwiger 发表于 2013-6-21 10:28
这一段可操作性很强,比阿贝的定义目前看来要合理多了,阿贝定义暂时看起来像共产主义

如果只取其中的一条,三谱线合一,还是很有操作性的,很多厂商都用这条为定义;
如果再严格一点,可以加上弥散圆半径要求,或者多波长的斯太尔率要求。

个人认为三谱线合一还是必要的,否则就和你所说的一样,单片足够长也可以叫做APO了。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1 10:54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13-6-21 10:56 编辑
ytwiger 发表于 2013-6-21 10:37
这个为什么校正中心在600nm附近,有什么优点吗?


一般会按照550nm左右的目视最敏感区段来矫正。上面那11个波长的权重分别为:
2; 4; 9; 28; 69; 98; 89; 58; 28; 8; 1


但也有些是特定为了摄影优化,或者特定为了行星反光光谱来优化的。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21 10:59
funder 发表于 2013-6-21 10:54
一般会按照550nm左右的目视最敏感区段来矫正。上面那11个波长的权重分别为:
2; 4; 9; 28; 69; 98; 89 ...

配合权重可以计算出加权斯太尔率,是否更合理,目前有这样的标注方式吗?
作者: Easywatch    时间: 2013-6-21 11:03
ytwiger 发表于 2013-6-21 10:37
这个为什么校正中心在600nm附近,有什么优点吗?

我的理解是FS还是针对绿光附近优化,但也不一定就是545nm的斯太尔率最高。连接:http://www.telescope-optics.net/apo_refractor.htm
作者: ytwiger    时间: 2013-6-21 11:05
Easywatch 发表于 2013-6-21 11:03
我的理解是FS还是针对绿光附近优化,但也不一定就是545nm的斯太尔率最高。连接:http://www.telescope-op ...

谢谢!
去了解下
作者: benng12388    时间: 2013-6-24 10:54
2片结构叫准APO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24 11:17
funder 发表于 2013-6-21 10:54
一般会按照550nm左右的目视最敏感区段来矫正。上面那11个波长的权重分别为:
2; 4; 9; 28; 69; 98; 89 ...

请教版主;  你人为三大(特别是施华95)的顶级单筒观鸟镜是否达到了你说的“三线合一”呢?  也就是说它们基本(或100%)消除了二级光普的色差?  因为三大的物镜结构基本都采用的是双分离结构镜片排列,其中施华95更是4片3组3分离结构,色差控制都很优秀。你说呢?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4 11:30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24 11:17
请教版主;  你人为三大(特别是施华95)的顶级单筒观鸟镜是否达到了你说的“三线合一”呢?  也就是说它 ...

厂家没有说明,但从效果看是校正了二级光谱的,只是观鸟镜的物镜焦比比较短,天生在色差校正和斯太尔率方面会吃亏一些。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24 12:24
funder 发表于 2013-6-24 11:30
厂家没有说明,但从效果看是校正了二级光谱的,只是观鸟镜的物镜焦比比较短,天生在色差校正和斯太尔率方 ...

三大的说明书里从不提这些(内容、数据)。你说的这个也到是,单筒观鸟镜确实要考虑它的重量、体积和它的便携性。短焦比(再加上又引进了棱镜系统)在控制色差上和长焦比的镜子比时确实要吃些亏,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但长焦比的镜子往往视场又做不大,这些都是很矛盾的啊!-----------------------------但你是否认为:像施华95(其它的徕卡、蔡司也应该一样)这样的顶级单筒观鸟镜之所以在色差控制方面很突出,和它在该镜上的整个优异的制作工艺(包括它的镜片选材、镜片研磨的高精度、优秀的膜系、先进的设计、合理的结构、精确的加工直到最后的校验和管控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呢?谢谢!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4 12:57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24 12:24
三大的说明书里从不提这些(内容、数据)。你说的这个也到是,单筒观鸟镜确实要考虑它的重量、体积和它的 ...


长焦也可以做出大视场的,但是体积重量就大了
比如用一个100mm F7的APO折射镜,配上25mm 100度目镜,得到28倍,视场达到3.6度。

Zeiss之类大厂的光学实力极强,只是这些厂商都不做小型天文望远镜了,zeiss在90年代之前有做,后来放弃了,但是zeiss在80-90年代生产的天文望远镜,现在光学素质还是极品。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24 13:12
funder 发表于 2013-6-24 12:57
长焦也可以做出大视场的,但是体积重量就大了
比如用一个100mm F7的APO折射镜,配上25mm 100度目镜,得 ...

100.8°?够吓人的广角了!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4 13:22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13-6-24 13:12
100.8°?够吓人的广角了!

前面说了,天文望远镜上的广角目镜,规格不是双筒和观鸟镜可比,ES新出的30mm超广为例,一个目镜7斤重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24 14:12
funder 发表于 2013-6-24 13:22
前面说了,天文望远镜上的广角目镜,规格不是双筒和观鸟镜可比,ES新出的30mm超广为例,一个目镜7斤重

像这类天目(居然单个目镜的重量可达3。5公斤之巨)再好已失去体积、重量、便携的优势了。-------------------------------------------真不可思意!
作者: Zeisslism    时间: 2013-6-24 14:18
APO只是一个镀膜和玻璃的技术叫法,跟片数无关。
总不能说 “一片是镜片, 两片的是一副眼镜吧”
作者: 北旅之星    时间: 2013-6-24 14:22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4:18
APO只是一个镀膜和玻璃的技术叫法,跟片数无关。
总不能说 “一片是镜片, 两片的是一副眼镜吧”

怎么又和镀膜、玻璃扯上了?
作者: 军事家英英    时间: 2013-6-24 14:29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4:18
APO只是一个镀膜和玻璃的技术叫法,跟片数无关。
总不能说 “一片是镜片, 两片的是一副眼镜吧”

apo是一种结构,和镀膜、玻璃材料之类的扯不上??
作者: Zeisslism    时间: 2013-6-24 14:38
哈哈,镜头厂家多用不同的名称来标称自己家的低色散技术,如适马的APO,尼康的ED玻璃, 感动常在的萤石,腾龙的SP, 这不是望远镜才有的技术啊,不跟玻璃有关系吗?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4 15:59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4:38
哈哈,镜头厂家多用不同的名称来标称自己家的低色散技术,如适马的APO,尼康的ED玻璃, 感动常在的萤石,腾 ...


玻璃是手段之一,但不用ED萤石,也可以实现复消色差,
和镀膜没什么关系
作者: Zeisslism    时间: 2013-6-24 16:06
是的,这里纠正一下,和镀膜是没什么关系。
下面有篇老文。

杂说日本厂家的“低色散镜片”

--------------------------------------------------------------------------------

   作者:Xy

发表时间:2000年5月25日


--------------------------------------------------------------------------------

  

这几天看了一些资料,感觉各厂家对在APO镜头上使用的低--特低色散镜片在宣传上各有特点,现将我手头有的资料归纳如下,望各位补充:

通常,“复消色差镜头”被称为APO镜头,大多数APO镜头使用了“低色散镜片”,但并非APO镜头一定使用了低色散镜片,这是两个概念。

至于“色差”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穿过光学玻璃时所产生的影像和颜色的分散现象。它分为纵向色差:画面中心部分会出现同心圆状的色渗现象。倍率色差:聚焦影像周围的色光斑,从中心部分开始逐渐向边缘部分扩大。当镜头的焦距越长,像倍率越大时,色差也就越明显。

为了消除色差,在镜头设计上出现了“复消色差镜头”,大多数“复消色差镜头”采用了“低色散镜片”。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先从CANON说起吧。

早在1800年,人们就知道了天然萤石具有消除色差的作用,但天然萤石结晶太小、太脆、太贵;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CANON掌握了生产大片人造萤石镜片的技术,并于1969年大量推出两只萤石镜头,FL-F300 F5.6和FL-F500F5.6,1973年,CANON推出了举世震惊的FL300 F2.8萤石镜头。

CANON称:萤石镜片配合其他光学玻璃可以有效地消除一切色像差。

CANON的另一种低色散镜片称为“UD”或“超级UD”,是由光学玻璃混以特殊氧化物制成,其功效为:2片UD = 1片超级UD = 一片萤石。

NIKON和PENTAX的低色散镜片称为“ED”镜片。

NIKON称:“氟化钙镜片会使镜头的折射率产生偏差而严重影响对焦”,但是,“NIKON的ED镜片拥有超凡锐利度及特低的色差,而且全无氟化钙玻璃的坏处”。

注:NIKON称为“氟化钙”的东东就是“萤石”(CaF2)

TAMRON的低色散镜片称为“LD”镜片及“LD-混合型非球面镜片”,值得一提的是“LD-混合型非球面镜片”应该是TAMRON的首创。

TAMRON称:研究出一种经特别处理的树脂非球面表层,粘着在已成型的LD玻璃镜片上,从而保证了两片镜片的完美结合。

目前,TAMRON的28-105 F2.8和AF 28-300F/3.5-6.3这两只镜头均采用了这种镜片。

SIGM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SLD”超低色散镜片及“ELD”特级低色散镜片。

目前,其“ELD”特级低色散镜片只是用于最新的SIGMA APO 500F4.5EX HSM、APO 300F2.8 EX HSM、APO 800 F5.6EX HSM三支镜头。

MINOLT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AD”镜片。

TOKIN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SD”镜片。

MAMIY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ULD”镜片。

低色散镜片在镜组中的构成片数及镜片大小也是因镜头的设计取向而定,

一般而言,它在一个镜组中镜片越大越好、越多越好。

但由于低色散镜片的制造成本要高于普通镜片,对于同一厂家的产品而言则是一分钱一分货。至于“性价比”的平衡则要看你的钱包了。


作者: funder    时间: 2013-6-24 16:11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6:06
是的,这里纠正一下,和镀膜是没什么关系。
下面有篇老文。


这篇文章深度不够,超低色散玻璃事实上没有几种,但各厂家又有自己的叫法,显得有很多种。常用的ED玻璃(含萤石)其实只有四种,以阿贝系数大小来划分。

在实际效果上,核心技术往往在于和ED玻璃配合的玻璃,而不是ED玻璃本身。如果一个镜组100%的镜片使用ED玻璃,色差反而会大。
作者: 谷子穗儿    时间: 2014-9-8 11:36
北旅之星 发表于 2012-6-26 07:53
APO是一种结构,叫”复消色差“,严格来说,物镜至少3片,或者3片以上的结构,才可以叫APO,但现在APO称呼 ...

     严格的说做apo就是要做出最好的镜子,就必须用好材料,,ED等以上的材料,除非是伪劣产品,在我国有极大的可能出现
作者: 上海博冠望远镜    时间: 2014-9-10 17: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北旅之星望远镜网 最大的望远镜网站 天文 观鸟 摄影 户外 国内外望远镜知识 使用 维修 收藏 交流 (https://www.bggd.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