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ZEN-RAY PRIME HD 8×42与朗峰统帅MS7×50的简单测评(全文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4 22:44 编辑

前言:
      我自己还远谈不上发烧友,开始买望远镜是为了看鸟。后来在北旅增长了很多的知识,知道了很多镜子,见识了很多有个性的镜友。大家互相交流分享,非常好。
      ZEN-RAY PRIME HD 8×42(以下简称“ZR”)是让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609。关于这个镜子,镜友westlake10曾经做过介绍,也引起过关于国产镜子的争论。http://www.bggd.com/bbs/forum.ph ... p;extra=&page=1
          人云亦云,不如自己实际看看。毕竟现在国内能够看到实物的人很少,所以试着写出来,供大家分享。拿到手初步试用,感觉不错。可是这只是个人的感受,自己又非专业人士,无法用专业的测试方法和数据进行说明,尤其是光学表现方面没法子恰当描述。只好找一个标杆作为对比,可能更加形象,让大家容易理解。
      于是,我选了LOAVA MARSHAL统帅MS7×50(以下简称“MS”)做标杆。原因:
      1、MS知名度够大、保有量够多、光学够强;
      2、我手头镜子少,只有MS在规格、光学品质上最具可比性。
      如果看到这里您撇撇嘴,准备教导我“一个保罗一个屋脊,不可比”,或者“倍率、口径不一致,不可比”,那您就别费这辛苦了,直接离开就是了,说了我也不接受。我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MS是作为标杆,是为了让ZR的光学品质形象一些。再者,为什么不能这么比啊?我们又不是拳击比赛,非得斤两等级一致。再次强调:这只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对比,为大家的选择做个参考而已。就好像许多人都会有类似考虑买大JEEP还是甲壳虫一样。
      我左右眼约200度近视,稍有散光。测试的结果都是以我个人的感官为准,并且只对我自己手头的这两支镜子负责。
      唠叨完了这些,估计后面能清静些。
      这些天一直在做测试,做了很多笔记,一边整理,一边发出来。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我也会在发的过程中再次实测,修改。
      初步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ZR的介绍:结合图片展示外表、镀膜、包胶、握持手感、眼罩、调焦轮、屈光度、瞳距、相位膜等。
      2、        MS的简介:这款镜子大家都很熟悉,他的细节不多说了。主要是我的欣慰和一点疑问。
      3、        ZR与MS的光学对比:亮度、清晰度、色差、消光、色彩、畸变、良像范围、视场。
      4、        其他的一些感受  
下面先开始ZR的介绍:  
发表于 2013-4-1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快,等不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写呀,我在线的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占楼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打草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写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2 19:56 编辑

包胶

包胶

旋升眼罩和屈光度补偿轮

旋升眼罩和屈光度补偿轮

ZR和附件1.jpg
ZR正面照_副本.jpg
ZR标明国产.jpg

相似的镀膜

相似的镀膜

中轴和调焦轮

中轴和调焦轮

中轴和调焦轮(背面)

中轴和调焦轮(背面)

支架孔特写

支架孔特写


ZR外形简洁,包胶平整,手感很舒适。
没有开模残余、裂缝,色泽浅墨绿色。
整体做工很好。
握持时感觉大拇指有些拧,若大拇指贴实,需手腕稍内翻才可平端。这可能是所有直筒式的通病。
调焦轮细腻平顺,灵敏没有空程。可以准确地合焦。双手握持时,食指可以轻松温柔地校调,大拇指也可以从背面触及调整。
镀膜与MS很像,绿色。
三级旋升式眼罩,稍有些紧,“喀、喀、喀”的定位稳定。
屈光度在中点前后各有四大格。
最不习惯的是出瞳距离太大,眼罩最高时抵目还有黑影,戴上眼镜正好。
(和shwxls 关于出瞳距的说法倒是想像。http://www.bggd.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873

我自己量的尺寸:
      高:152(眼罩到底)/162mm(眼罩完全旋起)
      宽:物镜端127mm/目镜端121mm(最大瞳距时)
          物镜:53/42mm(外/内直径)
      目镜:有效直径26mm
           瞳距:57—75mm
           最近对焦:1300mm
和官网上有些不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希望多些这样的评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2 19:53 编辑

写写就忘了一项:
有相位膜。使用镜友siliang介绍的办法,用偏光镜在液晶屏前面实验的。
http://www.bggd.com/bbs/forum.ph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望人 发表于 2013-4-12 19:49
很详细,希望多些这样的评测。

呵呵。看来楼主的评测详细程度要超过我了。我已经出掉惊鸿1250.下次入手个屋脊准备和富士832LF对比评测

点评

我一直很佩服你能轻松玩转1250,我根本拿不稳MS750的。双肘支撑才能稍长一些时间。  发表于 2013-4-12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学没有对比呀。

点评

我一边翻笔记一边写呢,您别急,慢慢看。  发表于 2013-4-12 20:24
大家沉住点气,等楼主都写完了再回。  发表于 2013-4-12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2 20:23 编辑

第二部分:重量级选手MS上场
    说起他,不得不针对前一段论坛中的个别不诚信事件表示遗憾。这个镜子是从镜友ezgjj处进的,先款,运费到付的。为什么信任ezgjj?不是因为他的帖子里自夸有信用,而是看到帖子里他家有个小妞妞,很可爱。这么溺爱女儿的男人,肯定都是人格高尚,充满爱心的人(我自己也有女儿)。所以先款了。在此表扬一下我们俩的诚信。
        虽然ezgjj把镜子包装的很好,完好无损及时运到,但我还是要鄙视他把镜子上众多口水点儿责任推给宝宝的行径

ZR与MS合影

ZR与MS合影

              好了,说说我的疑惑吧:
        收到MS后,爱不释手,随后两天胳膊都是疼的。太沉了。由此我对手持玩1250的镜友无比敬仰。然后就是在架子上细细品味。很好,真的很好。大家都夸得很多了,我就不夸了。突然,侧看时,我从出瞳圆里看到了青色阴影切边。BK7?不会吧!大名鼎鼎的MS是BK7?我反正不信。但切边的确存在。
        请教了很多人,不知道是批次不同,还是别的原因,大都说i没有。后来赏月观星和北旅客服解释“BK7正看就有切边,侧看的切边有可能是光栅或者是别的原因”,这让我安心多了。再次感谢赏月兄和北旅客服。
        再后来在“光影连连”的提示下,我发现是棱镜的边,会构成一个方框,但是这个方框距离出瞳亮圆很近,正面看几乎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外切圆的方框。    所以稍有倾斜,方框的边(棱镜的边)进会印进出瞳亮圆,形成阴影切边。   可能这是工艺中棱镜尺寸没有留有足够余量,加上750规格特色,通光量比较大,出瞳圆直径大,所以侧看时,光路横移,溢出棱镜边缘,造成这种现象。    可能是成本或者材料规格不同,或者是批次不同品控不一致。(谢谢光影连连)
        也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有明白的高人请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具体详细的评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zjbeilvzhixing 发表于 2013-4-12 20:18
第二部分:重量级选手MS上场
    说起他,不得不针对前一段论坛中的个别不诚信事件表示遗憾。这个镜子是从 ...

呵呵,兄弟过奖了。我感觉我手持12X50还是很轻松的。可能是长期健身练肌肉的缘故,估计能勉强对付16X70规格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镜子做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光学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4 14:11 编辑
远望人 发表于 2013-4-12 20:27
国产镜子做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意。还是有一些瑕疵。刚才在找一张照片,拍的就是ZR在调焦轮旁边很隐蔽的地方,有大约5mm长的包胶裂缝。除此之外,内腔有些许灰,消光螺纹上面有类似油渍的痕迹。不过总体来讲,已经比我见过的其他国产镜子好很多了。进步还是有的。
   
      照片找到了,不是裂缝,是包胶接口没有压严实,有缝隙。见图:
包胶接口缝隙2.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ZR与MS的光学对比
      手边只有小米手机,主要拍了一些外观和对比时能拍清楚的摆设,成像的东西就没法子拍清楚了。所以大家麻烦点儿,看文字吧。

3.1 亮度

      分别在晴天、阴天、沙尘天、黄昏、夜晚微光情况下进行多次AB对比。MS虽然有口径的优势,但亮度上并没有体现。白天不说了,没区别。即便在夜晚微光情况下,居高临下看公园内的树木、平视高楼墙体,野外看山的影子……依旧不分高下。
      本来想就此结论亮度相近,但有一天晚上看楼下的体育场,比较黑,只有跑道边角落里的小店门口有一盏灯打在红底的门牌广告上,这时,MS能看到红底色发亮,ZR看去红底色显暗。反复看了很久,此时的确是有一丝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beilvzhixing 于 2013-4-12 21:20 编辑

3.2 清晰度:

          我没有单独去区分分辨率和锐度,水平不够,也没有专业测试的工具。但我想分辨率和锐度最终还是体现在眼睛感觉到的清晰度上面,所以这个对比测试还是仅以我自己感官为准吧。这是两镜对比的核心指标。因此花费的时间最多,对比的方式也尽可能地全面。每种方式前前后后比了很多次,结果基本一致。这里进行了汇总,并不只是我下面写到的这几次。
      
      室内: 自然光线良好。选了两张印刷清晰,大小字体都有的名片贴在6米远处的墙上。反复对比,两镜表现相当,看字体边缘都能做到清晰锐利,黑白分明。仔细再分辨,在EMAIL处看出了高低:“@”很考验清晰度啊,ZR微弱优势胜出。
      但同时感觉MS看去图像偏小,字体偏纤细;ZR偏大,字体略显丰满。怀疑是否是ZR的放大倍率大,才导致细节容易分辨。但8倍比7倍真的如此有作用吗?于是,用个土办法,分别目镜后拍了两张照片,原尺寸裁剪,调高透明度,试着拼图重合比较大小。结果大小基本一致(手机照片质量不高,边缘较模糊,不能做到严丝合缝)。这说明倍率的优势微乎其微。
      视场所致?ZR实际视场、表现视场都大于MS,同等大小的图像按说应该显小啊,为什么这里反而显大呢?实际在墙上画了视场范围后,才发现,我的测试距离太近了,双筒无法完全合圆,实际上,保罗式、大口径的MS在墙上看到的范围要大一些,所以反衬图像小了。大体是这样吧。
      无法完全合圆是否影响清晰度?重新用单筒中心反复测试,结果不变。

      室外白天:
      第一次室外对比:天气不好,有沙尘。观看3.5公里处塔吊。此时能见度不太好,应该是MS口径有优势。但实际观察结果相反,第一眼就分出了高下:ZR可以模糊地分辨塔吊横臂上下梁间的人字梁;MS只能分辨横臂上下梁,人字梁基本就只能想象了。
      第二次室外对比:多云天气,能见度很好。观察1公里外高楼外墙面。墙面是灰色瓷砖打底,中间撒缀黑色瓷砖。两镜都可以清晰分辨黑色瓷砖。再三比较,ZR稍锐,黑色瓷砖构成的线条边缘干净一些。
      第三次室外对比:天气晴朗,能见度极佳。选取60米处银行宣传画。ZR可分辨“个人用户XX转账汇款”的小字;MS能分辨“个人用户XXXX汇X”,而且第一次并不成功,是在ZR分辨出来后,MS再次测试时,才能联想分辨。
      
      晚间:
      选取2.6公里外高楼。观看霓虹灯箱,不相上下。观察霓虹灯带(就是那种楼边上镶嵌的)时,ZR可以勉强分辨灯带是由一颗颗灯珠逐颗亮起;MS只能看到灯带在延长。
      MS的口径优势呢?不看亮的,看暗处的在建住宅楼。两者都可以分辨窗口,楼层,MS未能体现口径优势。
      去绕城高速外面,光污染少得多,看星星。后仰靠在车上看,都是满眼繁星,抖得厉害,没法子固定。真是不好比了。失败。

      总结:其实两镜清晰度相差微小,反复再反复,细细品味才稍有所得,并没有一眼可见的差距。上面的例子中实测的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细节分辨上。虽然例子中用了土办法比较成像的大小近乎一致,但很可能ZR的清晰度的优势得益于倍率稍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zjbeilvzhixing 发表于 2013-4-12 20:54
第三部分:ZR与MS的光学对比
      手边只有小米手机,主要拍了一些外观和对比时能拍清楚的摆设,成像的东 ...

很简单,口径大吸光多,你晚上对比看看星星,比较谁看到的数量多或者更清晰就知道口径大的好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